内蒙古中西部已形成
三个大型铀资源基地
本报讯 近日,中核集团“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项目接受了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由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参加的成果评价组一致认为,内蒙古中西部沉积盆地铀成矿作用研究成果十分突出,突破了国际上“次造山带控矿”、“典型层间氧化渗入成矿”、“古河道型”等传统铀成矿理论的束缚,取得了砂岩型铀矿理论创新和重大找矿突破,在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发现了和落实了2个超大型、4个特大型、3个大型和2个中型铀矿床,其中大营、努和廷两个超大型矿床的发现结束了我国无世界级铀矿床的历史。 目前内蒙古中西部已形成3个万吨——十万吨级铀资源基地,对提高我国铀资源保障程度有重大意义。
评价专家组还指出,上述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古层间氧化带型”、“古河谷型”和“同沉积泥岩型”等铀成矿理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且,该成果是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找矿勘查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助推了找矿重大突破,重塑了我国铀资源勘查与开发的新格局,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据了解,近二十年来,中核集团二八大队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持续开展产学研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铀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的创新成果,引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陆续实现了铀矿找矿的重大突破,为打造我国天然铀“军工基石、核电粮仓”做出了重要贡献。
(单广宁)
12个核工业项目入选
央企工业文化遗产名录
本报讯 实习记者杨晓冉报道:6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国核工业科技馆正式发布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和《中央企业历史文化遗产图册》。这是国资委首次对外发布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共发布核工业行业12项工业文化遗产。
进入 “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目录”的12项核工业文化遗产分别为:中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原子能“一堆一器”、中国核城、中国第一功勋铀矿、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中国第一座铀浓缩核工厂、中国第一条铀水冶纯化生产线、中国第一个核燃料元件厂、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中国第一座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国第一条国产化高科技特种材料生产线,以及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
此次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核工业)名录通过申报、初核、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从近100项核工业文化遗产中评选出12项,主要从新中国党中央决策创建和发展原子能事业开始,在核工业体系初步确立,核工业第一批厂矿选点与建设,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研制,三线建设,保军转民,核能和平利用等核工业创业过程中具有历史、科技、文化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
据了解,我国核工业从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到建立了核武器工业体系、建立了核军工科研体系及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留存了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核工业文化遗产。自2017年8月以来,中核集团组织开展了文化遗产课题研究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核工业文化遗产评选认定工作。
2017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央企业发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并对中央企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央企业各类工业文化遗产共有700多处(个),国家级文物252套(个),既包括见证近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各类历史遗产,也包括展示中央企业革命建设与改革发展历史的各类场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技术、社会、建筑和科学价值。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局长夏庆丰表示,国资委将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进行分行业、分批次发布,逐步形成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集群。同时,还将加大对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实施中央企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努力发挥和放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