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中石油四川油气田组织“成都天然气论坛”,5名院士、3所高校的11名教授、36名技术专家与四川盆地油气企业一起,探讨四川盆地天然气工业的未来与挑战。经四川油气田的编志办核实,在四川盆地油气工业史上,专家学者阵容的强大并不多见。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六十多年来,四川盆地发现27套油气储层,形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创造了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多项第一,支撑川渝成为我国天然气应用范围最广、气化率最高的地区。
四川油气田发展的新时代,建设300亿战略大气区,打造中国石油西南增长极,面临系列新课题,迫切需要吸取专家学者的睿智良策,深化地质认识,推进技术进步,开创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新局面。
在本世纪中叶,世界进入天然气新时代;全球天然气丰富,已探明储量还可开采50年;提速我国天然气生产革命,要加快我国常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规模;四川盆地待发现的天然气、页岩气资源量大,预计产气量峰值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这既坚定了四川油气田谋求新作为的信心,也指明了谱写新篇章的方向。
四川盆地再获新发现,从哪儿入手呢?专家学者们认为,常规天然气是产气主力,台地边缘礁滩相是主攻领域;五峰组—龙马溪组中浅层页岩气是战略展开、扩大储量规模的现实领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油气田在古老碳酸盐岩地层发现特大气藏,并快速建成110亿立方米年产能。专家学者探讨了特大气藏形成机理,指出了勘探最有利区和有利区,为四川油气田优选新战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储量转化为产量,开采是重要环节。专家学者讨论了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理论与技术难题,并指出了气藏渗流理论、气藏数值模拟、采气技术、气藏保护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对提高资源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有重要意义。
勘探开发深部地层,物探、钻探的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专家学者给出20多个攻关方向,并提出要通过自主创新与改革开放相结合,凝智聚力,加强物探五维叠前解释、国产化旋转导向工具工业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消除技术瓶颈,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度和钻探速度。
院士罗平亚、胡文瑞、高德利、李阳、邹才能等专家学者,还就四川油气田关注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超高温高压和油基钻井液技术等1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周泽山 冯雪梅 彭刚 刘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