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山煤矿地层深处,机器轰鸣,坚厚的煤墙被采煤机滚筒顺时针旋转破碎落下,液压支架像整齐的士兵,一一向前移动支撑顶板,支架前移后,失去支撑的顶煤,受到控制缓缓下落,滚滚乌金由皮带运输机源源运出……
“动支架,先降柱,后抬底,移架步距零点八;升立柱,打护板,操作完毕要归零;动作快,速度匀,支架成线溜子平”……33岁的综采一队班长李峰正握手把,动作利落地操作着液压支架。
液压支架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关系到人和设备的安全,必须掐准时机精准操作,不能有丝毫的闪失。而塔山煤矿是全球最大的单井口井工矿井,李峰所在的班开采的8112综采工作面,由121个宽1.75米、高3.8的液压支架支撑而成。
煤炭开采过程中,采煤机在液压支架前方有两个滚筒旋转刨煤。当采煤机割完一个液压支架前方对应的煤时,一个液压支架就要前移一次。108个液压支架全部前移一次,采煤机就割一刀煤,一刀能产煤2765吨。这个在液压支架中间的操作手把,每个液压支架上有12个,每个手把负责支架升或降两个动作。割一刀煤下来,所有液压支架的操作手把就得动作3388次。一个班平均要割5刀煤,所有液压支架的操作手把就得动作16940次。
一连串数字,听得人混乱,但李峰对此门儿清,动作16940次,把把精准到位,次次分毫不差。在煤矿钢柱林立的长廊里,他挥洒汗水11年,无数个数字早已烙在心里。
2006年6月27日,李峰从部队退伍后成为塔山煤矿的一名液压支架工。在这个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随时可能遭遇“水、火、瓦斯、煤尘、冒顶”伤害的放煤工岗位上,他独创出“一看、二听、三触、四感”的“土办法”,由此成为了业界大拿。
精放、细放、减少煤矸石是煤矿的技术追求。作为厚煤层机械化开采的一项关键性技术,放煤工艺中的“分段间隔四级一次放煤法”可有效“减矸”。该方法根据工作面的长度将支架分为三段,通过四种放煤等级,使顶煤形成“大、中、小、微”相对应的漏斗。当矸石沿着放煤路线下落时,放煤工要做到“见矸关窗”,最终完成放煤工作。
“看”,是放煤工佩戴一盏高亮度的远光灯,一直观察放煤口的情况。当发现有白色的矸石,或者有灰(浅灰)色的煤灰时,可以立即关窗停止放煤。
“听”,是放煤工在操作支架时,仔细倾听顶煤流入后溜时的声音。如果是煤,流入的声音会发软、发绵,声音不响;如果是矸石,流入时会发出“咚”的声音,响亮而干脆。
“摸”,是通过感触震动的程度预判是否有大块矸石下落。当顶煤中大块矸石下落与支架后摆梁发生碰撞时,支架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震动。
李峰的“土办法”解决了大难题,极大地降低了矸石混入的可能,大大降低了原煤的含矸率。
实践中,李峰还自创了一套放煤工灯语:灯光水平晃动代表停止放煤、灯光沿顺时针转圈代表减少放煤量、灯光上下晃动代表加快放煤速度……一系列灯语交流,加强了放煤工之间的沟通,充分平衡了割煤时各个段的放煤量,使设备能够时刻保持最好的运输状态,避免了因放煤工疏忽而发生的压溜事故。另外,此举也大幅提高了整体放煤的效率,有效减少了矸石的混入,使该矿精煤率达到60%,顶煤回收率达到93%,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支架是综采工作面最重要的设备,而移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李峰通过苦心钻研,逐步掌握了支架 “一条线”技巧,总结出“两看一对”的方法,即看支架与支架之间的间隙是否均匀,看支架与支架之间的立柱是否平行,支架与支架始终保持对齐状态。这一方法不仅可以确保液压支架“一条线”,而且很好地解决了液压支架台阶的问题。
“当工作面液压支架有台阶时,他总能想出办法将液压支架的台阶削除掉。他的移架水平真是绝了!我们班的操作技术水平,特别是液压支架操作水平已经闻名全集团了。”同事们自豪地夸他。
每当看到移架后液压支架保持直线水平时,李峰都会感到自豪。因为他们班组走的液压支架无论是直线度、液压支架状态,还是初撑力的合格度,在业界均达到了领先水平。
炉火纯青的技术背后,是加倍的付出。李峰的手上、脸上、胸前、背上,散布着无数个青黑色的印记。这些印记是煤灰溅进去或是煤渣划破皮肤、煤灰沉积在皮肤里留下的“勋章”。2009年的一天,李峰在操作液压支架时,支架连接头与溜槽链接处的一根竖销突然发生断裂,正好打在他的右脸上,造成多处骨折。养伤的三个多月里,李峰只能靠妻子把食物碾碎后用勺喂他,才能进食。
不懈的努力让李峰迎来了职业生涯中的“高点”。在2015年第六届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他荣获液压支架工种第二名;2016年,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谈到即将参加的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李峰谦虚地说:“越学越觉得自己离极致相差很远,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作者供职于大同煤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