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进口石油突破4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70%。购买如此多“污染仅次于煤炭”的能源品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吗?中国真的需要烧这么多石油吗?中国本土真的找不到更多的石油了吗?十九大报告中没有能源强国,也就没有石油强国,更没有石化强国。中国能源发展重点是低碳绿色发展,提高能效,降低能耗。石油石化行业能够满足中国基本需求即可,没有必要通过消耗大量好水好空气来换取大量出口石油制品和石油化工产品。有何良策降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加大本土石油勘探力度。中国本土油田战略价值远远高于海外油田,境外获得的油田主要是为了获得利润,而本土油田更大价值是确保中国石油安全,还能更多解决就业,增加GDP和税收。既然中国本土石油勘探更有价值,就不应该为了国际化而忽视和削弱中国本土的石油勘探投资力度。目前油价已进入上升通道,达到70美元/桶左右,对石油公司来讲,可以承担一定风险进行更多勘探投资。为了鼓励勘探专家解放思想,找到更多油田,中国石油公司在制定勘探投资策略时,应该承担更大投资风险,允许中国本土探井成功率更低,低于海外探井成功率;而获得油气发现后则重奖勘探有功人员。虽然会导致多打一些干井,但这也能让我们对中国盆地、地质构造和地层有更深刻认识,这远比海外油田资产并购更有意义。
中国本土单位平方千米钻井密度远远低于美国,二维地震和三维地震有效覆盖勘探范围也有限,除了加大勘探风险较小的已生产油田滚动勘探外,特别要在勘探工作量较小的南海、沙漠等可能发现大油田的区域,以及立足大盆地、富油气洼陷或区带,持续保持较高的勘探投入强度;同时在碎屑岩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冲断带、湖相碳酸盐岩以及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大胆探索。俄罗斯、美国等大国都能实现石油独立,中国真的缺油少气,还是缺少勘探投资?中国石油公司发展战略一定要与国家战略相协同,只有冒更大风险加大中国本土石油勘探投资力度,找到更多油气田,即使不能实现石油独立,也能大大减少石油对外依存度。
控制本土炼油化工规模。中国现在每年八亿吨左右炼油化工能力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石油制品需求,如不加限制,很快要达到十亿吨炼油规模,届时,中国就需要进口更多石油。笔者建议,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将八亿吨规模作为炼油化工规模上限;可以将大中城市人口密集区、大江大河周边石油化工项目,按照宜改则改、应搬则搬、该关则关的原则,将石油化工项目集中在环保容量大、人口稀少区域集成发展,最好与油田生产能力就近实现战略协同,避免石油在中国本土远距离运输;适当考虑产品销售半径,科学进行石油化工园区规划,数个规模较小的炼油化工项目关掉后,可以联合集中在化工园区投资建设更大规模更有竞争力的石油化工项目。
中国本土石油化工项目除了提升成品油质量,为净化空气多做贡献外,化工产品也要向附加值更高、市场更为需要的高端产品发展,特别是满足高铁、电动车、被动式建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需要的高品质特色化工产品。在石油资源国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一定规模石油化工项目也是比较好的战略选择——将部分石油化工产品和利润带回国内即可,这样也可以大大降低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
加强城市燃油车管控力度。中国城市不仅人口密集、高楼林立,很多城市都变成了一个大停车场,上下班高峰堵车都成了常态,燃油汽车尾气成为非常重要的污染源,使得很多城市非常不适宜居住。城市居民完全应该转换理念,绿色出行,多走路、骑共享单车,这也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城市也应该加强燃油车管控力度,提高停车费,加收城市中心拥堵费,不鼓励城市居民购买更多燃油车。城市不断运营的公交车、出租车、垃圾车、邮政车等尽快换成电动车,政府补贴鼓励居民购买使用电动车,城市间长途运输车和货物运输车鼓励改为LNG车,长江等其他内河船只也鼓励改为LNG船。只要政策到位,百姓理念转换,在燃油消费端发力,可以大大降低中国石油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用能需求增速将下降,石油需求增速也在下降。结合加大中国本土石油勘探投资力度、合理控制石油化工规模、严控城市燃油车发展速度等措施,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天,中国完全可以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
(作者系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研究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