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5月21日 星期一

港澳: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联络人”

■本报记者 朱妍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5月21日   第 19 版)

  行驶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友谊桥大马路上,东侧一座崭新的人工岛格外显眼。这是3月刚刚交付的港珠澳大桥澳口岸管理区,作为桥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为顺利通车奠定重要基础,也为澳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条通道。

  一桥飞架粤港澳三地。而在南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赵玉阜心中,这里更代表着南光人的又一杰作。“作为98家央企中唯一将总部设在澳门的企业,能够入选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项目的建设及管理单位,正是我们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开始。”

  的确,伴随粤港澳大湾区强势崛起,港澳与内地的距离又近一步,无论对地区发展、还是企业个体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良机。如何取长补短,下活、下好湾区建设“大棋”,成为港澳两地的重要课题。

  拼船出海,做好湾区“联络人”

  纵观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版图,珠三角地区的9个城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悉数囊括。正是这“9+2”布局,造就了湾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独特格局,合作共建成为发展关键词之一。

  “如果把当中最好的资源和要素放在一起,这个湾区将是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香港大学金融与公共政策教授肖耿如是说。

  合作其实早有体现。“2013年以来,南方电网累计向香港送电571.81亿千瓦时,向澳门送电198.8亿千瓦时。从占比看,向香港送电约占其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向澳门送电占其总用电量的七成多。”日前公布的南方电网2017年社会责任报告中写道。为继续加强电力互联互通,以智能电网为支撑的粤港澳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已进入规划,未来将进一步推动湾区能源发展。

  对于寸土寸金、人口密集但能源禀赋不足的港澳而言,这样的有力支持不可缺少。再如天然气供应方面,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珠海管道运营的“横琴-澳门输气管道”,是内地目前唯一输入澳门的天然气管道,保障着约75万立方米的天然气发电机及居民用气。在广东等地支持下,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将来自中亚阿姆河右岸的天然气送至香港,实现当地最大发电厂的气煤替换。

  一边汲取资源,一边也贡献着自身力量。“澳门是粤港澳大湾区中规模较小的‘小弟弟’,但我们不能只靠合作伙伴照顾,还应考虑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什么作用。澳门要做‘精准联络人’,深入理解自身和合作伙伴的长处和短板,找到最合适的合作形式。”澳门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表示。

  坐拥金融、商贸、科技等优势,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香港可与多个城市“拼船出海”,做湾区发展的“超级联络人”。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把海外优秀公司引到香港上市,以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进而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依托大型科技企业,可把全球优秀人才引进来,利用大湾区强大的市场、先进的人才及科技优势,将其打造为国际高端科技制造中心。

  绿色优先,重视清洁能源利用

  除携手共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关键词还有“绿色”。多位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环保应主要对标美国和日本先进大湾区,从理念、制度、体制、产业上解决环境问题,杜绝污染,打造绿色增长极,培育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大湾区。

  “目前,煤炭仍是香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燃料,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因。以优化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为重点,我们正在积极推动燃煤电厂向天然气发电转变,同时力争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3%-4%。”香港环境保护署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照相关要求,到2025年,香港能源强度较2015年将减少4成;到2030年,全港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65%-70%。

  目标既定,每个在港企业都是绿色湾区的参与者、建设者。“2017年,华润集团在煤炭、火电等传统业务上的战略性资本支出下降24%,燃气、新能源等业务反而上升28%。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风电及光伏新增并网连续两年创下新高,足见我们在发展绿色环保业务方面的决心。”华润集团EHS部助理总监田泽民举例称。

  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清洁化、智能化、综合利用的大方向,华润集团将继续聚焦清洁能源、能效服务等业务。“目前,我们在湾区范围内已拥有1个火电项目、2个供热项目及1个已核准的分布式燃气项目。其中位于汕尾的海丰电厂,不仅是广东省首个实现超洁净排放的百万煤电机组,还在打造亚洲首个碳捕集测试平台。参与湾区建设时,我们有个理念是与城市和合共生,让新的清洁能源项目与城市自然融合。”田泽民表示。

  而在澳门,据赵玉阜介绍,越来越多的旧式巴士正改用天然气为燃料,“天然气巴士数量现已达100多台。围绕加气站的选址、审批等工作,我们也在与政府积极商讨,希望协助澳门提供更多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

迈向粤港澳大湾区时代
广东引领大湾区绿色转型发展
深圳探路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
港澳: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联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