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德国慕尼黑大学 (LMU) 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发表最新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研究成果。用低于能带隙能量的光激发钙钛矿纳米晶体可能让激发电子产生“共振”效应,相较之前长波多光子激发光电转换效率低下的情况,这一现象对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通常情况下,特定的太阳能电池材料会由特定能量的光子激发材料中的电子而产生相应能带的电能。若光的波长偏长则能量较低,从而难以激发电子;若光的波长偏短则能量太高,导致光电能量转化效率低下。为了突破这一材料限制,慕尼黑大学博士在读生Aurora Manzi使用了新型光电材料钙钛矿纳米晶体,通过用太阳光中波长较长的红外光对其进行激发后发现,当光振荡频率与能带隙频率相同时,激发电子会与光子产生共振,从而得到更明显的电流信号。
(李丽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