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4月02日 星期一

再难,也要为自主技术争口气(记者手记)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4月02日   第 11 版)

  自1958年同大型电机的蒸发冷却研究与产业化工作结缘, 顾国彪用了整整六十年,让“中国人自己的冷却新技术”走向了应用。采访中,这位82岁的老人谈及最多的,就是蒸发冷却技术走出实验室的艰难。

  早在1958年,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就成功研制出水轮机蒸发冷却技术,直到1975年,云南大寨水电站才用上这项技术,应用过程颇为曲折。

  蒸发冷却技术当时并不被大寨决策层所了解,面临着新而不用的挑战。但顾国彪却得到时任东方电机厂总工饶芳权的大力支持,并在他的帮助下联系到云南电力局。巧合的是,时任云南电力局科技处处长的王树人是顾国彪的老同学。参观完蒸发冷却实验室后,王树人对技术非常认可,并“提着脑袋”向云南电力局局长推荐。

  正是有人敢于担当,这项中国首创独有、世界先进的技术才从“展厅”走到“三峡”。

  走出实验室的第一步异常关键,也异常艰难。饶芳权为此也拍过胸脯,“如果蒸发冷却技术失败,东方电机厂赔大寨一台新水轮发电机。”之后,在电力部科技司等多方支持下,蒸发冷却技术才开始进入小试。大寨完成“吃螃蟹”后,陕西安康50兆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的良好应用,让该技术商用迈上新台阶。

  1999年12月,李家峡400兆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并网发电,这是上世纪我国自主设计和制造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之后,蒸发冷却技术在2000年的国际大电网会议上被评价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旋转电机的四大新进展之一。2002年,该技术在李家峡水电站的成功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次成功实践,也为蒸发冷却技术在三峡电站水轮发电机组上的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

  在顾国彪眼中,50兆瓦到400兆瓦,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按常规中间应该还要有200兆瓦机组,“可如果按部就班,蒸发冷却技术永远走不到三峡”。“当时心里就是憋着一股气,一定要把蒸发冷却技术应用到三峡工程中去!”

  2011年12月15日,三峡右岸地下电站700兆瓦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成功试运行,证明了用户创新精神和勇气促成了产学研用结合的成功,而这一天距离蒸发冷却团队成立已有53年。

  没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和担当,哪有自主创新?在国内企业患上“仿制病”的潮流中,蒸发冷却团队经历半个世纪,为自主技术、自主装备争了一口气。

水电蒸发冷却技术遭遇推广难(一线调查)
资讯
再难,也要为自主技术争口气(记者手记)
生活垃圾焚烧 发电项目“门槛”确定(关注)
乌东德水电站12台机组座环全部吊装完成(图片新闻)
西北最大集中供热项目进入攻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