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凭一根操作杆,他将千吨吊车化作灵巧的手指;一句‘惟手熟尔’怎及他勇担重任的职业信心?”这一段为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吊机长林桐彪量身定制的颁奖词,正是他奋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听说林师傅能‘听声辨机’,您猜猜下面哪段声音是有故障的设备发出来的?”主持人考验林桐彪,两段起吊声音随即响起。
“第一段!”林桐彪毫不犹豫说,“而且这个发动机出故障了,可能会冒烟。”果然,随着一阵噪音,大屏幕上起重机的发动机冒起了白烟,顷刻间,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是发生在“2017南粤工匠致敬典礼”颁奖现场的一幕,来自中国能建广东火电力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特公司”)的SCC9000/900吨履带吊机长林桐彪当选南粤工匠。
大匠“细活”荣膺冠
“当学徒,主要做吊车的维修保养、清洁、整固,所以上车后格外珍惜机会,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把货物既稳当又准确地吊运起来。”林桐彪回忆第一次操作吊车的情景时说。
凭借勤学苦干的劲头、持之以恒的钉钉子精神,林桐彪很快成为了广东火电的吊装能手。“一遇到重、大吊物,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林桐彪。”力特公司总工程师谢为金说。因此,当公司接到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江苏龙源如东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扩建工程时,林桐彪成为当之无愧的“急先锋”。该项目位于江苏如东沿海的潮间带上,林桐彪要负责在船上驾驶900吨履带起重机,安装国内首批4兆瓦风机。
“海上吊装作业必须要克服复杂自然环境的影响,大风、海潮是主要难题。为了施工安全,必须在退潮期间完成吊装。碰到一般的机械故障,还要自行紧急维修。那一年感觉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也是对以往吊车操控、维修和护理技术及经验的全方位考验。”谈起这段经历,林桐彪脸上充满自豪。
林桐彪还先后承担了广东岭澳核电站、台山核电站、阳江核电站等核电反应堆穹顶的主吊操作,“一根操纵杆关系着几十条人命,大型起重机械一损坏就是上亿元。”他坦言,做核电吊装工程是捏着一把汗的。
核电反应堆的穹顶体积大,易受风力影响摆动,吊装操作需要胆大心细、快慢切换。“穹顶吊装的难点在于操作时的视觉盲区和精准就位,还要了解起重指挥员的习惯。作业时在与指挥员进行简洁有效的沟通后,才能对准螺栓、放下穹顶。微调时要慢,无安全隐患的地方要快,整个提升过程要绷紧神经、一气呵成,缩减穹顶在空中滞留的时间。”林同彪回忆道。
在岗24年,全部吊装作业一次性成功、就位精度优良、零事故率,能完成起重机吊鸡蛋、起重机穿针等高难度动作,荣膺“首届国际吊机能手巅峰赛冠军”“中国吊车先生大赛(汽车吊)冠军”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林桐彪的人生十分闪亮,“认真、努力、坚持,这就是‘诀窍’。”
“金点子王”频挂名
在天气寒冷的内蒙古做风机吊装时,为解决着车难的问题,项目负责人要求施工车辆24小时不熄火、人员24小时不歇工。林桐彪则提议每日下班后把机油放出,用桶装后带回有暖气的宿舍,次日再加回油箱,大大节省了成本,大家纷纷称他“金点子王”。
一般公路只能承担40吨的重量,每项工程完成后,900吨重履带机械就要拆散分别运输到目的地后重新安装,完成一套拆卸程序需要15天。“通过作图计算三角函数,找出最佳的主臂门架夹角,使拉杆处于受力最小的状态。”林桐彪说,现在仅需一两个人就能完成先前五六个人的工作,拆装效率极大提高。
长久以来,拆卸臂架都采用吊机辅助拆卸,耗时长且需要多个辅助吊机台班才能完成。林桐彪建议将所有臂架(主臂、副臂、塔臂等)拆卸后用枕木垫平存放以满足拆卸要求,待所有臂架的销轴拆除后一次性把臂架节装车运输。他还通过调整装拆顺序、扩大平行工作面等方式,简化了工序,将工期缩短一半,装拆节约成本15万元/次、 150万元/年。
林桐彪说,在吊机拆卸方面,他就是喜欢琢磨、改进。“其他人一下班就休息去了,他却拿着起重机说明书,钻到车底下研究油路、气路等,每天弄得一身脏也不在乎。”师父李广荣这样评价林桐彪。
如今,他已成为力特公司起重机操作的“金字招牌”和“多面手”,许多投标业主点名要他负责吊装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