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发布

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50%

本报记者 赵唯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1月15日   第 10 版)

  1月7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50%,到2035年中国将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建成智能汽车强国。

  “该文件毫不逊色于‘双积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中信建投汽车行业研究员余海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智能汽车技术将在商业模式上极大变革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环境,解决诸多行业痛点,包括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使用体验以及汽车共享等,所以它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

  “作为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顶层设计,《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背后涉及到整个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它将对智能网联产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指导与推动作用。”《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编制组组长孔凡忠表示。

  《发展战略》对目前智能汽车发展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较为可行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例如政策法规的健全、跨界融合的协调机制以及产业安全的管理机制等。”余海坤指出。

  在政策法规方面,最早引起大众热议的“百度李彦宏开无人汽车上五环吃罚单”事件凸显智能汽车正处于法律法规空白的尴尬境地。在业内看来,阻碍无人驾驶推广应用的最大难点不是技术,而是其对于社会伦理、法律法规和保险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对此,《发展战略》特别提出,要开展法律法规条款适用性研究,推动智能汽车管理规则和司法监管律条协同联动。通过立法、修法、释法等方法,消除影响智能汽车发展的法律障碍。尽快出台公共道路自动驾驶测试规范,适时出台智能汽车测试、准入、使用等环节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机器驾驶人”认定、法律责任确定等问题的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对《道路交通10 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进行修订,为智能汽车发展预留空间。

  此外,智能汽车涉及汽车、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多个产业,如何为产业融合提供跨界合作的协调机制尤为重要。

  《发展战略》指出,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创新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鼓励整车企业成为智能汽车产品提供商及出行服务商,零部件企业成为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供应商,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企业成为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而信息通信、互联网等企业成为功能多样、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商。

  “未来电动汽车的智能网联市场将面临主导权的选择问题,到底是汽车企业形成自己的智能网联系统还是被互联网企业融合,其最终结果极具不确定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建议,未来的产业基础平台应有国际化的标准,只有充分融合才能促进汽车与智能技术的同步发展。

  此外,针对信息安全问题,《发展战略》具体提出了完善信息安全管理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安全系统防护能力,加强数据安全防护管理等三点要求。

  扶持政策同样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发展战略》提到,要鼓励具有技术特色的创新型企业参与智能汽车发展,推动众包、众创、众扶、众筹等多种创新模式。利用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渠道,支持智能汽车重大项目建设和示范应用。强化税收金融政策引导,对从事智能汽车研发制造的企业,符合条件的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优惠。

  “扶持政策中最好有类似新能源汽车的免购置税、消费税等财税政策。”崔东树认为,税收政策在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促进效果,所以应进一步明确财税支持政策。

  此外,业内人士也较为关注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问题。一位参与文件编制的资深专家表示,《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纲领性文件,扶持政策到底如何落地,有待后续的细则文件逐步落实。

  受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如何准确定义智能汽车的评级也有待进一步细化。《发展战略》称,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智能汽车等级划分标准,我国已在制定智能汽车等级划分标准。有消息称,上述标准有望在2018年上半年出炉。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出炉
中外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对比
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