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1月15日 星期一

能源的“生产要素”属性不容轻视

孙祥栋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1月15日   第 04 版)

  能源工业具有双重属性,分别为行业属性和要素属性。从行业属性看,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子行业,是采掘、采集和开发自然界能源或将自然资源加工转换为燃料、动力的工业,产品主要包括通过开采获得的“一次能源”和通过加工转换获得的“二次能源”。从要素属性来看,能源工业的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最本源的投入要素,为各行各业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燃料保障。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显示,煤炭采选产品,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产品等能源工业产品与非能源工业的关系密切,作为中间投入的能源工业产品数量远远多于最终使用的产品数量。

  当前,在学术研究或者能源政策的制定上,大多还是基于“行业属性”,往往就“能源行业”论“能源行业”,这在涉及能源发展与宏观经济间的关系时表现尤为突出,如能源供需预测往往将经济发展作为“能源发展”的因,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等作为能源供需预测及规划的前置条件,而忽略了经济增长本身是“能源发展”的果。笔者认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加重视能源行业的“生产要素”属性。

  

  能源转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来看,能源转型是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抓手,是经济增长的本源动力。对经济增长源泉的理论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点问题。现代西方经济学界普遍认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大致分为劳动力数量增长、资本存量增长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三个方面。其中,全要素生产率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等方面。诸多经济学研究认为,能源投入是劳动力和资本结合的产物,能源只是一种中间产品。但从本质看,劳动投入和资本形成并非“创造”而仅是“获取”了能源。能源投入、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都是经济增长的最基本驱动力,能源转型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抓手。

  回顾工业革命发展史,能源转型驱动了技术进步,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18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取代了人力、畜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快速展开,电力、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极大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新技术层出不穷并广泛应用于经济活动,发达国家工业生产总值快速提升。20世纪50年代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多领域的技术创新,直接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诸多变革,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更加深入频繁。

  从能源工业发展历程来看,作为“生产要素”的能源产品与同样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在发展时序、规模和布局等方面体现出了相似的轨迹。在发展时序方面,两类生产要素供应均提前于经济增长。能源行业是重资产行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例如,为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能源电力工程作为前置基础一般都需要提前建设。同样,劳动人口也具有客观的“成长周期”,回顾历史,例如1965-1975年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随后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储备了丰富的劳动力。在发展规模方面,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消费以及劳动人口增长均保持较高速度,尤其是2000年以来,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但“十二五”期间以及近两年来,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开始下降。无独有偶,我国劳动人口的规模也于2013年前后达到峰值,并于2014年开始下降,在达峰的时间上,劳动人口要素要提前于能源要素投入。在发展布局方面,由于我国资源禀赋中心与经济发展中心呈逆向分布,人口、能源的“孔雀东南飞”是要素流动的常态。但近年来,伴随着产业分布的持续演变,劳动人口“回流”“就近打工”的现象较为明显,同时,能源要素“跨区大规模输送”与“就近分布式发展”并存也渐成趋势。

  在能源工业发展政策上,能源政策与国家宏观政策密切相关,是国家宏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能源政策服务于宏观战略的主要途径是价格控制和数量保障。为完善产业发展体系,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推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为降低重工业发展成本,能源资源价格被人为压低。东北、西南以及山西等煤炭基地建设,较好服务了当时的产业布局,并为后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改革开放后,能源行业的体制转轨与经济体制转轨基本同步,服务于宏观战略的途径开始由“重数量保障”向“兼顾效率提升”转变。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能源工业的发展政策和目标逐渐转变,主要包括提升能源效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替代能源发展、市场机制优化等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以能源转型  促经济转型

  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投入品,以能源转型促进我国经济全面转型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现:

  首先,要以节能减排为重点,提高能源投入的产出效率。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然而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单位GDP(按购买力平价计算)能耗水平仍然较高。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0%左右,节能潜力巨大。下一步,需要以节能为抓手,服务经济结构转型,以更少的能源投入创造更多的经济产出;以减排为抓手,综合考虑技术性、经济性等因素,以等量的能源投入实现更少的污染物排放。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增强对其他要素的替代能力。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新形势,构建“横向多能互补、纵向源网荷储”的能源互联网,通过增强能源供需的灵活性,提高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等手段,催生新兴业态,提升传统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对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有效替代。

  最后,以供应模式优化为抓手,引导生产组织模式转变。依托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对分散的可再生能源实现收集储存并实现余缺调剂;改变传统大规模、集中式和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实现工业组织模式分散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综合来看,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行业。理解能源行业的发展历程需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出发,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也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为了促进能源行业更好更快发展,需要跳出能源看能源,更加重视能源行业的“生产要素”属性,政策制定也应在充分理解能源行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相关政策与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以能源行业自身变革更好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

能源的“生产要素”属性不容轻视
2018年电改应有四个“注重”
LNG接收站季节调峰能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