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央企改革纵深推进 行业规范密集出台(能源舆情观察)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赵丽媛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1月08日   第 08 版)

  从媒体报道高频词中可以看出,OPEC延长减产协议、能源央企公司制改制、“两桶油”矿权内部流转、我国启动碳排放交易体系等话题关注度较高。发改委推进煤炭库存制度建设、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项目投产等也是舆论关注的话题。

  2017年12月,能源央企改革多向度推进,能源央企进入公司制改制冲刺阶段,机制创新、释放红利,承载业内较高期待;“两桶油”启动矿权内部流转,油田改革升级引发舆论聚焦。行业相关规范密集出台,为能源行业发展“把脉问诊”开良方,发改委推煤炭库存制,以期提高煤炭市场平稳性;我国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发电行业成为突破口,获得多方关注。

  

  

  数读能源

  12月能源行业媒体报道高频词示意图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通过梳理12月能源行业十大话题、能源领域精彩言论、热门能源企业以及新近出台的能源行业新规新政,解读当前能源舆情热点。

  热门企业聚焦

  能源央企进入公司制改制冲刺阶段

  继国家电网等能源央企宣布改制完成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也完成了公司制改制工作。2017年 12月19日晚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公司名变更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2017年7月,国务院提出了《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年底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要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进入12月份,央企公司制改革集中冲刺。能源央企既存在垄断现象,又存在部分产能过剩问题,是改革的“硬骨头”与“重头戏”,能源央企改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此次中石油完成公司制改制,不少媒体均发布相关报道,业内专家聚焦能源央企改制进程、分析央企改制的重大意义;另有自媒体文章关注到职工利益、劳动关系等问题。

  就能源央企改制进程与意义而言,除中石油,国家电网、国家电力投资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等能源央企均将在改制行列中;同时,另一能源巨头中石化也在加速公司制改革,2017年11月17日,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完成了公司制改制。业内认为,公司制改制是央企改革的重要一部分,对于央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至关重要,也是混改、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改革的前提。有分析人士认为,公司制改制可为混改减少阻碍,目前,第三批央企混改试点企业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油气领域将是第三批混改试点的重心。

  同时,职工利益和劳动关系变化也是舆论关注的重要内容。有言论称“石油人的铁饭碗将一去不复返。”对此,中石油方面表示,此次公司制改制,在劳动关系方面,劳动合同签订主体未发生根本变化,只是公司名称的变化,现有员工正履行的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其权利和义务由改制后公司承继。

  国网“大气污染防治”特高压工程全面竣工

  2017年12月25日,国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竣工大会召开,会上宣布上海庙(内蒙古)——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至此,国网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8条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全面竣工。此事引发包括《人民日报》《中国电力报》《经济日报》在内的诸多媒体聚焦,舆论场总体传播量逾750篇(条)。

  据悉,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后,将增加东中部地区受电能力80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燃煤运输1.8亿吨,降低PM2.5浓度4%-5%。舆论对工程建成投运所产生的效益予以关注和肯定。

  就整体而言,这对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防治大气污染、拉动经济增长、引领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其被誉为是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国家级战略性工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绿色工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工程。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对其重要意义高度肯定,认为其标志着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能源行业为“蓝天保卫战”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还有观点总结指出,国网自2014年11月以来建设的10项工程,使我国华北、华东初步建成连接主要能源基地和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骨干网架,“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新格局得以形成。

  就局部而言,相关工程产生的区域综合效益显著。国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表示,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后,将有效满足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的用电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另外,山西境内“两交三直”工程的全面建成,标志着山西电网进入交直流混联大电网时代,对促进山西能源基地集约化开发,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等具有重大意义;陕西也有3项重点建设工程国过境,推进陕西电网迈入特高压新时代。

  “两桶油”启动矿权内部流转油田改革升级引发舆论聚焦

  进入岁末,“两桶油”的油田改革再度升级,均启动矿权区块内部市场化流转改革,这一系列上游改革重大动作引发舆论高度聚焦。2017年11月20日,中石油宣布西南油气田的合川——潼南区块、西昌——喜德区块将由大庆油田勘探、开发油气资源,开创了中石油矿权内部流转的先例。2017年12月4日,中石油宣布,2017年年中启动的东西部油田矿权内部流转已基本完成。中石油作为此轮改革的先行者,其改革完成速率之快和覆盖范围之大,受到高度肯定。

  2017年12月18日,中石化宣布,华北油气分公司和河南油田已正式签署旬邑-宜君矿权区块移交协议,该区块正式流转至河南油田,标志着中国石化矿权区块内部市场化流转改革、探索难动用储量效益开发新模式迈出关键步伐。

  从舆论反馈来看,“两桶油”矿权内部流转改革获得了业内高度评价,“矿权内部流转”被认为是打破“区块制度”的重要手段,成为石油产业上游改革的新趋势。对于矿权内部流转改革的思路,有观点认为“两桶油”思路基本一致,面对低油价的困局,均选择通过盘活油田板块资源资产,以市场化的模式探索新的体制,实现效益最大化。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利于“两桶油”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盘活老油田“存量”,使老油田持续稳产,保障我国石油稳定供应。也有专家从地域差异着眼,认为矿权流动起来不仅能够加大西部区块勘探投入,挖掘潜在资源,还能解决东部油田人多油少的燃眉之急。

  同时,舆论对于矿权内部流转改革与油气体制改革之间的关系判定,存在一定分歧。有业内人士表示,在“两桶油”的矿权内部流转中,矿权均登记在集团公司名下,只是交由不同油田进行管理,无实质性变更,因此这只是集团公司内部的工作安排,没有其他公司主体进入,称其为油气体制改革的实践太牵强。但也有专家认为,“改革不是矿权在‘别人手里’才叫改革”,引进民企并实行混合所有制是正确之举,但要循序渐进,内部流转和调剂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机制先作调整,也应属于改革;并进一步建言政府搭建资本与技术的合作平台,加大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积极参与油气勘探业务的力度,推动改革继续深入。

  

  行业热点事件传播解析

  发改委推煤炭库存制提高煤炭市场平稳性

  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进一步健全国家储备制度和建立推动煤炭行业长期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工作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煤炭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下称《意见》)及考核办法的通知。

  考核办法指出,建立企业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执行情况“红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制度,定期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依法依规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各地可根据每年考核结果,结合地方实际,对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执行较好的企业进行通报表扬,纳入“红名单”;1年内企业库存考核3次及以上不达标的,纳入企业信用“黑名单”,由有关部门依法依规采取惩戒措施。

  《证券日报》文章《发改委推煤炭库存制剑指囤积惜售哄抬价格》提出,煤炭库存制的建立,将提高煤炭市场平稳性。文章援引金联创煤炭行业分析师毕方静的观点表示,考核办法中提到,将建立企业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执行情况“红黑”名单制度,这样会对因未执行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制度的企业按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价格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可以提高煤炭市场的平稳性。

  而就制度实施效果,中信证券分析师祖国鹏表示,如此明确的考核及奖惩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该制度的有效落地。一德期货煤炭研究员关大利则表示,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有一定难度,还需更多配套政策支持。

  此外,大量媒体就煤价后期走势及煤企业绩进行预测。易煤资讯分析师张飞龙表示,煤炭库存制度的出台意在保证煤炭供应,防止煤价大起大落,是一种稳定煤价的长效机制。但由于目前部分电企的库存不符合要求,煤炭库存制度的实施将促使电企在年底前集中补库存,这在短期内将支撑动力煤价格继续走高。业内分析师还提出,从2017年全年来看,煤企的盈利水平有望再创新高。前3季度,煤价持续走高。随着煤炭库存制度的推出,煤价在今年最后1个月有望反弹,煤企的业绩或将超预期。

  我国煤电矛盾由来已久。去年以来,煤价不断上涨的同时,煤贩子在煤炭本就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下,在流通环节囤煤、炒作,助涨了煤价。煤电矛盾表面上是煤企和电企的价格博弈,其实是涉及煤、电、运和政府四方面的系统性问题。因此,此次发改委就《意见》及考核办法一经发出,立即引发大量媒体关注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等众多央媒发文报道。

  建立健全以最低库存和最高库存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责任储备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而此次《意见》和考核办法同时出炉,也将更好的促进制度的落实,有助于后期煤电矛盾的缓解,提高煤炭市场平稳性。

  首个“氢能周”举行让氢能成行业热点

  2017年12月4-9日,第二届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国际交流会暨第一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推介会在佛山南海举行。据悉,本次活动是我国第一个“氢能周”。中国氢能产业联盟发起成立、首个国家级氢能领域团体标准发布、加氢加油合建站正式开建、一批氢能项目集体签约等事项先后宣布等话题,受到传媒关注。此外,继神华宣布正在全国布局氢能产业之后,中石化、中石油也计划加入这一行列。鉴于目前氢能产业的热闹景象,业界普遍认为氢能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有望成为新能源领域一股爆发式成长的新生力量。

  近年来,氢能以其绿色、零碳、可再生等特点引发的绿色浪潮已经席卷全球,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在国内外广受关注。不过,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鉴于此次交流会在氢能行业中规格颇高,加之众多政府机构、企业参与其中,此外,交流会中若干重要事项的宣布以及活动举行对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在交流会举办期间,国内主流媒体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引发大量媒体跟进转载。这些报道在对交流会的整体情况进行介绍的同时,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介绍了当前氢能产业的发展进展,着重强调了氢能产业的良好发展前景,并对佛山地区大力发展氢能产业给予充分肯定。

  在此次交流会上,包括中国氢能产业联盟发起成立、首个国家级氢能领域团体标准发布、加氢加油合建站正式开建、一批氢能项目集体签约等事项先后宣布,无疑为氢能产业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就当前看,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积极规划,企业加大布局,氢能产业已呈现出一片火热的场面。而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将会促进更多标准的出台,进而促进更多项目落地,使行业得以优化发展,使更多相关产业受益,使整个氢能行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可以预期,近几年内,氢能行业将会很快迎来爆发式成长。

  发电行业获全国碳市“入场券”引多方关注

  试点运行4年多之后,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即将亮相。国家发改委2017年12月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已经印发,这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发电成为首批纳入行业。

  按照《方案》要求,年排放超过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的企业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其中,涉及电力企业1700余家,碳排放总量达到30多亿吨。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将采取“三步走”的方式,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尽快完善三个制度和四个支撑系统,完成系统测试,并在测试的基础上开始真正的货币交易。

  作为首批纳入碳市场的行业,发电行业将采用基准线法进行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众多业内人士表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对促进电力结构优化、电力行业低碳转型作用巨大。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指出,在碳交易市场中最大的受益方将是低排放、相对清洁的企业,以及通过技术进步进行节能减排的高能源载体企业。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煤电供给侧改革步伐有望进一步加快,低效率小火电机组将逐步遭到淘汰。火电企业的投资重心也将转移至清洁能源,抑制火电新增装机。

  很多企业对于碳排放交易存有需求,但由于相关政策还未具体开展,所以基本处于观望状态。多位行业专家都提出,未来3年全国碳市场将逐渐成熟,2020年前,8大高排放行业会逐步纳入,相应市场规则和流动性将逐步建立,交易机构、第三方核查将日趋完整。

  近年大面积雾霾爆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节能减排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全国的建立迫在眉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正在努力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因此,《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大量媒体关注。仅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等央媒带动的转发报道超过300篇。

  获得全国碳交易市场首批“入场券”的是发电行业,作为能源央企的5大电力集团或将首先受到影响。为让央企给全国企业起示范性作用,我国可能会给央企设定更为严格的碳排放配额。而后期,众多电力企业在全国碳交易市场中的表现,将受到媒体与网民的长期关注。

  

  精彩言论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

  在用气高峰时段资源供给难以同时满足民生和工业需求的情况下,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保障民生用气放在首位。

  (在国家发改委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

  明年将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以直接交易和增量配电市场化为重点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制定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方案。

  (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

  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助理迟国敬:

  目前政府已经采取了挖掘潜力增加天然气产量、采购国际市场LNG现货等措施,2018年1月后,天然气供应形势将会得到根本好转。

  (在中国油气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科技部部长万钢:

  氢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等特点,在未来车用能源中,氢燃料与电力将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在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上表示)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宝华:

  我们要逐步降低化石能源占比,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就可以超过煤电。

  (在第二届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创新高峰论坛上表示)

  OPEC秘书长穆罕默德·萨努西·巴尔金多:

  从全球范围来看,到2040年石油需求尚未到达顶峰。2015、2016年连续两年油气上游勘探开发投入下降27%后,预计从2017-2040年,全球范围内将迎来10.5万亿美元的石油投资需求增长。

  (在第五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

央企改革纵深推进 行业规范密集出台(能源舆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