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8年01月08日 星期一

北京完成“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

2017年PM2.5年均浓度58微克/立方米,但仍超国标66%;蓝天多了28个,重污染日减少16天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1月08日   第 19 版)

  本报讯  北京市环保局1月3日宣布,2017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58微克/立方米,低于“大气十条”下达的60微克/立方米目标,降幅较2013年同期达到35.6%,但仍超国家标准66%。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书肖表示,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不同月份各不一样,近5年总体来看没有很大变化。以2017年为例,气象条件比较帮忙的是秋冬季,尤其11、12月确实是“天帮忙”。但去年1、2月,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扩散,相同排放量的基础上,污染物浓度增长60%以上。也就是说,在气象条件略微有利的情况下,总体是“人努力”的结果。

  对此,北京究竟做了哪些努力?围绕精准治污,全市切实推进能源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向绿色发展转型,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以“冬病夏治”为主,从电力、工业、供暖、民用等多方面推进能源清洁化替代和污染减排工作。5年来,相继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累计完成3.9万蒸吨燃煤锅炉清洁改造或拆除,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按照“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开展散煤治理,实现城六区、南部平原地区和顺义区基本“无煤化”。截至去年底,全市优质能源比重提至90%以上。

  以“退改限”为主,积极推动机动车车型和运输结构向更加节能化、清洁化方向发展。率先在全国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第六阶段车用汽柴油标准,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实现并轨。5年共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216.7万辆,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规模累计达20万辆。

  以“治停退”为主,5年来完成1.1万家“散乱污”企业分类清理整治;在全国率先实施3.4万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以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为主,组织实施了400余项环保技改项目工程,完成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任务。此外,还构建了“一证式”固定源排污许可制度,完成火电、石化等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

  能源结构在变,大气污染来源也将随之改变。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副主任刘保献介绍,2014年,北京发布2012-2013年大气PM2.5源解析,确定了外地传输占比28%-36%,本地源中机动车占31.1%、燃煤占22.4%、工业占14.3%、扬尘占14.1的主要污染源占比。以此为依据,近5年聚焦煤、车、工业、扬尘四大领域,实践证明污染减排是硬道理。“目前污染物改善显著,新一轮源解析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相关结果以后会对外发布。”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正常气象条件下,到2020年,全市PM2.5将从2015年的80.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0年的56微克/立方米,2035年大气环境质量将得到根本改善。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坦言,1998年以来,北京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监测的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持续下降特征,但目前PM2.5、PM10等污染物仍超过国家标准,说明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仍将是长期过程。

  (金轩)

资讯
河南:散煤“三替代” 人暖天也蓝
北京完成“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
雄安新区可建去化石能源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