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电力劲旅惠邻孟加拉

——东电一公司EPC建设帕亚拉项目纪实

■特约通讯员 王一军 本报记者 赖小风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12月11日   第 27 版)

  帕亚拉发电站一期效果图
  东电一公司/供图

  140平臂吊车在紧张组装,1号锅炉第一层钢架吊装完毕,挖掘机、打桩机轰鸣,装卸车、混凝土罐车、钢筋运输车来回穿梭……孟加拉湾畔,距离博杜阿卡利市戈拉巴拉镇8公里外的建筑工地上,一派忙碌。

  这里是孟加拉国最大的燃煤电站——帕亚拉发电厂一期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电站项目所在地。该工程规划安装4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是孟加拉国首个66万千瓦级火电项目。中国能建东电一公司(以下简称“东电一公司”)与中国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总承包。

  行路难难于蜀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到帕亚拉,才体验到什么道路更难走,或者说,这里根本就没有路。孟加拉国南部河流密布,但桥梁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到达项目现场,要用轮渡跨过一条又一条河。

  项目部租用当地机动驳船,从水路开辟出一条进场通道,每天在充满噪声的半封闭机舱内平均往返3-4个小时,经常是天蒙蒙亮就出发,晚上顶着星星回到临时驻地。

  人员到位、交通解决,材料入场又成了大问题。离现场越近,路况越不好,尤其是每年5-10月的雨季,本来就不宽的土路更加泥泞不堪,一堵几个小时的情况司空见惯。2017年3月,东电一公司自掏腰包近100万元,把从项目现场门口到附近村落的2.6公里厂外土路修建为红砖路,方便了当地村民出行;2017年下半年,东电一公司再次投入150多万元,扩宽、加固21.5公里道路,确保建筑材料顺利入场,打通了一条人员出入、物资入场的“生命线”。

  逢困难愈挫愈勇

  越是困难越向前。项目部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克服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保目标。

  项目开工1年半,临建项目接近尾声,正式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一个个重大节点相续完成.

  每个节点的背后,无不凝聚着全体职工的辛苦与汗水。

  肖海东,31岁,高高瘦瘦,年轻的建筑工地主任,谈起1号主厂房第一榀钢结构吊装时,感慨良多。

  1号主厂房CD列1-10轴基础于今年10月中旬完成全部破桩施工。由于正值雨季,场地泥泞,垫层清理困难;浇筑前需将降水井水泵拔出,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垫层清理难上加难。10月13日,CD列基础垫层开始浇筑。由于场地狭小,基础采用大开挖方式,导致部分钢筋、脚手管等材料运输困难。吊车无法卸到位,给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难,为确保1号主厂房工期,项目部积极组织人员,人工倒运部分材料,CD排基础于10月26日具备验收条件。

  正待验收,10月28日,现场收到新版图纸,增加了主厂房零米楼板的框架柱。钢筋厂连夜加工,10月30日验收完成。11月5日,1号主厂房B排基础具备验收条件。第二天,图纸出现变更,B排增加62颗柱子,项目部连夜加班加工、绑扎,11月8号上午验收,下午浇筑混凝土,所有BCD列基础于11月10日全部浇筑完成。

  为保证主厂房1、2轴钢结构如期吊装,在完成螺栓安装后,项目部立刻组织人员对柱头及剪力墙进行施工,于11月15日验收完成,11月16日浇筑完成;顺利完成1号主厂房钢结构11月20日吊装的重要节点里程碑。

  “能保证施工进度,吃再多苦也值了!”肖海东笑笑说。

  民相亲造福一方

  穆罕默德·米龙·哈桑,是一位孟加拉籍工人,皮肤黝黑、个头不高、壮实憨厚。大家习惯称他“米兰”。

  “米兰”先后在东电一公司工作了3年。以前是一名高压焊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进入孟加拉,他就自学中文,干起了中孟翻译,个人收入增加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帕亚拉项目开工后,“米兰”也再次转场,带领村子里的亲戚一起来到这里。他带动身边的人学习中文,开办中文夜校,中孟两国语言沟通渐渐顺畅,工程推进得更加顺利。

  在帕亚拉项目,一批当地孟加拉籍工人通过自身努力,实现了个人价值,改善了收入水平。中国能建人通过播撒幸福的种子,在民间,正在助力中孟友谊之路持续长久。

  一年半来,东电一公司人高效、保质、安全履约合同的行为受到了业主团队的称赞;为当地村民义务修路、积极抢救当地人员等践行央企社会责任的行为,树立了中国能建的品牌形象;职工拾金不昧的行为彰显了国人的素质;对当地分包队伍在施工技术上提供无偿的支持,提升了当地施工队伍的技术与施工管理水平。

  东电一公司所承建的帕亚拉电站项目正与其他项目一道,帮助孟加拉国实现电力自给自足的梦想,点亮孟加拉国的万家灯火。

  

电力劲旅惠邻孟加拉
资讯
不负韶华蒙东行(关注)
杭州九峰垃圾电站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图片新闻)
不断创新编织银线传奇
完美诠释滨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