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12月11日 星期一

智能制造成为光伏行业新风向

■本报记者 卢奇秀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12月11日   第 17 版)

  中国光伏行业正在寻求转型,如何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转化率、增强国际竞争优势是摆在行业面前的一道道考题。12月1日,2017通威太阳能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期间,“智能制造可以为光伏行业发展指明新方向”被频频提及。

  智能制造成行业发展趋势

  通威太阳能(成都)公司S2车间里,几辆无人驾驶的IGV智能小车往来穿梭忙着下料,在这里,单晶硅片经过制绒、扩散、刻蚀、退火、镀膜、丝网印刷、测试分选七道完整精密的工序,“化身”为一张张电池片。在这条被称为“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面前,记者看到,车间除了几位监督人员外,整个电池制造环节全部由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完成。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条生产线于今年9月投产,在全球光伏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门口的数字屏显示着工厂的运转情况,生产车间的实时画面,订单效率、A品率、碎片率,以及车间内的湿度、温度、清洁度等都直观可见。数据显示,该生产线每天能生产高效电池135万片,同等产能下,用工减少40%,能源消耗降低30%,生产效率提升25%。

  “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实现了物流和信息流的全贯通,极大地减少了人为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 设备供应商罗博特科智能科技董事长戴军认为, 该生产线给行业传递出信号,智能制造是光伏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实现整个工厂的全联通或是行业下一阶段目标。

  光伏成本保持每年10%降幅

  据通威太阳能董事长谢毅介绍,该公司自2013年开始切入太阳能电池片领域以来发展迅速,位于合肥、成都的两大基地相继于11月启动,全部建成后,通威太阳能电池产能规模将超30GW,销售规模将超300亿元。

  “惊人”是记者在现场听到最多的词语。“通威的故事,讲述的也是中国光伏的故事”美国应用材料太阳能事业部全球销售总经理Osher Gilinsky如是说。

  数据显示,10年间,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增长了1000倍,发电成本下降了80%,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指出,仅仅10年,中国光伏产业就实现了从追赶、并进到全面超越的华丽转身。

  中国光伏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具有最完整的光伏产业链,这是我国光伏行业迅猛发展的独有基础,任何新技术都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推广。他预言,未来中国光伏行业成本还将保持10%的年降幅,2020年完全能实现平价上网。

  设备供应商正向中国转移

  光伏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延伸到供应链。谢毅指出,如何培育稳定而紧密的供应商体系,打造优质的供应链,已经成为衡量太阳能电池片制造企业竞争的点关键。

  事实上,外国诸多供货商正在积极向中国市场转移。贺利氏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导电银浆供应商,其光伏事业部总裁李德海坦言,该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研发力量将进一步转移到中国。

  光伏设备制造商梅耶博格的首席运营官Daniel Lippuner也告诉记者,该公司正计划将金刚线切割设备生产线从瑞士转移到中国,预计2018年在中国实现投产。

  国外供货商进入中国是否会对国产企业造成冲击?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董事长王燕清表示,他对国产设备很有信心,国产研发的新设备已经具备很大优势,且这种优势并不是基于价格低廉,而是基于技术领先。

沿一带一路构筑新能源黄金通道
资讯
智能制造成为光伏行业新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