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17日,2017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德国波恩举行,中国近年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及中国代表团的积极作用,又成各方焦点。
从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到“绿色丝绸之路”,从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到“全球能源转型的领跑者”……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交出一份份亮丽的成绩单。多位国内外专家表示,中国正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行动有力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6个缔约方通过《巴黎协定》这一历史性文件,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安排。中国不仅是达成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坚定的履约国。
针对本次会议的重要议题,中国代表团谈判代表顾孜华表示,中国都准备了提案,另外还协调发展中国家立场,在中国角的边会活动上,积极展示、交流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为有效实现减排目标,中国已作出实际努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强说:“过去十几年,中国在这么大经济体量的情况下,保持了能源强度、碳强度快速下降。”
实际上,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最近10年,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了4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做到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对此表示。
中国示范
塞罕坝曾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但持续55年的造林让它变成了广袤林海、减排固碳的“天然氧吧”,堪称世界级奇迹。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身还有很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正如在塞罕坝建设中的艰苦奋斗,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尽其努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说,中国把自己的事做好,对其他国家就是“一种示范”。
今年8月底,国际性非营利组织世界未来委员会公布2017年“未来政策奖”,以表彰世界上最佳的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政策,中国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而获银奖。
世界未来委员会理事会副主席亚历山德拉·汪戴尔说,中国获奖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中国治沙成就背后的生态文明理念也引发了世界共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贡献中国的解决方案。”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
全球贡献
一条横跨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宽5公里、长7000公里的“绿色长城”目前正在建设。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与非洲“绿色长城”组织方签订协议:未来5年,非洲“绿色长城”建设将有中国科研人员参与。
“绿色长城”联络处高级项目专员戴罗·阿曼杜认为,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的技术国际领先,而且中方科研人员务求实效、踏实奉献,在非洲国家广受欢迎。
随着更多“一带一路”项目落实,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一带一路”合作,分享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最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实践。
此外,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中国也在尽力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已经启动,中国团队与27个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帮助这些国家提高适应和减缓能力、管理能力和融资能力。
解振华说,展望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坚定不移地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务实合作,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更大贡献。
(冯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