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攻坚克难志不懈

——记吴俊宏和他的智能电网团队

■特约通讯员 顾悦 储真荣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10月30日   第 28 版)

  图为吴俊宏和他的智能电网团队成员
  曹敏敏/摄

  吴俊宏,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参与多项电力系统、发电、输变电、新能源、智能电网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曾获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7年荣获中国能建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能建旗下的中电工程华东院(以下简称“华东院”)系统规划研究中心智能化室副主任吴俊宏是能源领域的多面手,电力系统、新能源、智能电网,他样样精通。他说,这既是一份他热爱的工作,也是一项关乎国家命运的事业,更是一件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使命。而今,他正带领着智能电网团队,开辟适应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智能化专业之路。

  不畏困难 勇于创新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这是吴俊宏的座右铭。

  众所周知,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通过率低,吴俊宏却以接近满分的综合成绩一次性通过,专业能力令人折服。

  在华东院工作的7年多时间里,他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及项目负责人,开创了院里多类新业务的第一次:第一次新能源电站接入系统设计、第一次特高压直流偏磁项目设计、第一次大型液流储能项目可研设计、第一次多能互补智慧能源设计、第一次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研究、第一次增量配网应用……其中,百万机组接入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专题研究,解决了平圩三期电厂接入系统特高压短路电流大小及直流分量、VFTO快速暂态过电压等难题,获得2016年电力工程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同时,吴俊宏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利用CDEGS软件搭建了华东院第一个特高压直流偏磁仿真模型,利用PSCAD/EMTDC电磁仿真软件开发了操作过电压计算、电磁感应计算等基础模型,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团结一致 突破自我

  华东院系统规划研究中心成立智能化室,吴俊宏任主要负责人之一,领衔创建智能电网团队。

  团队成立之初,既要储备技术,又要开拓市场,还面临人员紧缺的短板。团队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智慧能源典型项目——关于虹桥商务区能源中心站供能优化的研究。作为国内首个区域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由于实际负荷远低于设计负荷,造成了运行效率低、经济性差等问题。

  面对热力、经济等其他传统专业工作,团队成员没有放弃,他们加紧学习,互相勉励。“这是能源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正在能源转型发展的第一线”“能源优化配置和优化调度才是智慧能源的核心,我们必须干好。”最终,团队不仅出色完成任务,而且每个人都成为拥有电力、热机、暖通、技经等多专业技能的复合人才。其中,谢胤喆成了燃机、锅炉、蓄冷等方面独当一面的多能互补技术高手。

  紧跟时代 放眼未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吴俊宏总结出,电力体制改革和能源互联网是团队发展的契机,但市场资源才是核心。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吴俊宏创办了“爱能界”微信公众号。团队成员李娜成为了著名的“小爱老师”,她还制作了一个标志性的卡通形象,“我是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告诉大家能源领域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自己也学习到了更多新的知识”。如今,“爱能界”已成为能源互联网和电力体制改革领域颇具知名度的平台。

  2年多的奋斗,吴俊宏团队完成了电力体制改革及电力市场、能源互联网及多能互补等领域多个重大项目,不仅成为政府部门和其他业主单位的智库,而且为公司业务转型提供了发展新思路:华东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研究,致力于在保证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实现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总目标;与中电工程投资公司合作,开展的分布式能源及售电公司投资模式和发展前景研究,为电力设计院转型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中电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分布式综合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入选国家首批23个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为华东院进军区域能源互联网新兴业务市场破局;与国内其他工作团队组成联合体,中标《重庆市增量配电业务试点项目业主市场化优选方案编制》咨询项目……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从全新开始到硕果累累,吴俊宏和他的智能电网团队不辱使命。团队成员笃信,电力行业的未来属于电力市场化、电网智能化、能源清洁化和利用高效化,电力事业的明天要由勤于思索、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青年一代描绘,他们每个人都要倾注热爱、倾尽全力、倾其一生。

传奇车工的惊世人生(初心能“见”)
资讯
攻坚克难志不懈
师徒工地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