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召开:

我国核科学技术创新进入新阶段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10月23日   第 11 版)

  本报讯 记者吕银玲报道:“中国核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10月16-18日在山东威海举行,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我国核科学技术创新和核能产业发展近年取得可喜成绩,核电自主创新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研发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中国核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表示,《“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核科技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强化核工业基础技术能力建设,推进先进核能循环技术研发平台建设等,我国核工业迎来了继“两弹一艇”后的第二个春天。

  据悉,本次年会共邀请吕敏、方守贤、陈佳洱等18名院士,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核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官员、专家、高管等1000余名嘉宾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华龙一号”、高温气冷堆、小型堆、聚变堆等前沿核能技术的研发、推广展开讨论与交流。

  与会专家关注我国三代核电标准体系建设和装备自主化等问题。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介绍,今年2月,“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立项得到批复,中核集团将全面推进“华龙一号”标准体系建设。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助理总经理张福宝表示,该公司与国内多家核电制造企业一直聚焦核电关键设备和材料长期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开展了AP、CAP三代核电的自主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推动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实现从二代向三代核电设备自主化迈进。

  此外,高温气冷堆作为我国主推的第四代堆型,也进入到产业化推广的关键时期。中国核建总经理顾军在大会期间介绍了中国核建与清华大学合作推动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的进展情况,并对高温堆的优势及“走出去”的前景充满信心。而在10月17日举行的“高温气冷堆与四代核能”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也对高温堆的研制技术、应用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讨论。

  记者了解到,在小型堆、聚变堆等领域,我国也持续发力。2015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同意中广核浮动核电站ACPR50S纳入国家能源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同意开展实验堆建设,定位为我国浮动核电站批量化建设堆型。据介绍,目前其关键技术已全面突破,工程建造和调试进入工程准备阶段。

  此外,中国、欧盟等七方共同建造的“托卡马克”型聚变实验堆也取得进展。据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刘永介绍:“我国在聚变工程实验及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部分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进展显著,采购包任务执行成果丰硕。我国已制定聚变能发展线路图,争取早日建成聚变能堆。”

  本次大会期间,中国核学会还发布了“2015-2017年度中国十大核科技进展”奖项,涉及核能发电、装备技术、燃料元件等多个核科学前沿领域,展示了我国在核科学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

抽蓄将成中国-东盟能源合作新落点
资讯
关注
国内首台ZH-65型蒸汽发生器研制成功
我国核科学技术创新进入新阶段
火电厂里,不见烟又不见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