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9月04日 星期一

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积极探索新模式

本报记者 李灿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9月04日   第 20 版)

  日前,工信部确定了2017年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制造业新模式应用项目是我国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和方式,代表了当前国内智能制造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智能化应用领域的最高水平。

  据了解,目前,我国智能制造重点发展的五种新模式是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业内专家表示,我国能源装备企业在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的同时,仍存在智能制造支撑标准滞后、新模式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等现实问题,相对于发达国家较成熟的发展模式,我国装备企业发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理性、不盲从。

  企业主动探索

  在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机”)的远程诊断大厅,科研人员认真监测着从三峡、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发回的相关18台水电机组的每一组数据信号,通过分析数据信息,他们远程监控诊断这些电站设备的健康状况,保证机组运维系统的稳定。这样的工作场景已是哈电机电站设备“远程问诊”3.0版远程运维工作的常态。

  “远程故障诊断系统V3.0”是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V1.0”、“远程故障诊断系统V2.0”的基础上升级改进,灵敏准确度更高,将覆盖从机组性能试验、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直至运营管理、维修保障、改造升级等机组全寿命过程,助推发电设备运维模式和备件联储社会化转型。“这是哈电机迈出用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传统优势产业的重要一步。”哈电集团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正说。据了解,水力发电设备智能远程运维新模式将使运营成本降低20%以上,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0%以上。

  发电设备远程诊断系统平台的建立,可以说是哈尔滨电机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技术商业模式的一次重要探索,被列入工信部2016年和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哈电机的智能转型只是我国电力装备乃至能源装备制造企业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的一个缩影。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制造业转型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以来,全国各地积极推动智能制造模式探索。”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表示。

  王瑞华表示,自2015年提出《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第一年(2015年)开展46个试点示范项目,第二年(2016年)开展64个试点,今年约开展90个试点,目前通过各地方主管部门的推荐、企业的自主申报、专家的评审,预计今年9月份将公示第三批试点示范项目,主要目的是在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方面开展经验性总结,进行深化。

  尚处起步阶段

  智能制造是大数据平台、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兴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产物。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副所长王影认为,产业主管部门及专家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概念、内涵及重点新模式领域的界定还处于模糊阶段,与国外学者和专家对智能制造装备的理解相比,我国智能制造尤其是新模式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

  王瑞华指出,智能制造标准对于推进智能制造工作非常重要,智能制造新模式研究、探索、推广离不开智能标准的支撑。“目前智能制造标准缺失滞后,构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尤为重要。”

  对此,王影认为,智能制造产业分类目录尚未建立,缺乏统一规范的统计口径,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重点应用标准亟待研究制定。

  据了解,2015年,工信部、国标委联合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目的就是开展智能制造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重点行业标准与规范研究,构建标准试验验证平台(系统),进行技术规范、标准全过程试验验证,在制造业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推广,形成智能制造强有力的标准支撑。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从建设思路、内容、方式方面对装备企业进行指导,工信部以两到三年为周期对指南进行修订,今年已经启动了修订工作。”王瑞华表示,“修订原因主要是通过和国际国内企业交流、探索,发现有很多标准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去年成立国家智能制造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组,目的是通过机制创新推动整个标准的建设。”

  理性发展不盲从

  在“中国制造2025”列出的“智能制造”工程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品率降低30%。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面对一项项重要指标,不同于发达国家,对于智能制造新模式尚处起步阶段的我国能源装备企业来说,应如何制定发展路径?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表示,发达国家企业走了一条自动化、速度化、智能化发展的道路,实际上是一个串行的发展路径。但是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我国企业发展制造业的路径也将不同。“发展智能制造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做起,我国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要理性,不盲从。”

  具体到企业层面,李正建议,“发展智能制造、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能源装备企业首先需要实现四个转型:一是思维转型:改变一成不变的传统思维方式,勇于面对暂时的落后,敢于投入资源;二是人才转型,传统产品管理和技术人才必须学会紧跟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发展,将大数据和智能技术融入自己的传统专业;三是技术转型,不应用大数据和智能技术,传统产品技术将很快走向末路;四是产品转型,传统产品必须进行智能化改造提升,包括生产过程智能化、产品自身智能化、售后服务智能化等。”

资讯
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项目积极探索新模式
中国二重加氢项目投料成功(图片新闻)
杭氧十万等级空分装置达国际领先水平
首台“华龙一号”主泵泵壳完工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