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7月03日 星期一

德令哈的热土(走转改专题报道)

特约通讯员 段贵恒 樊颖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7月03日   第 26 版)

  常规岛项目盘柜装卸现场
  樊颖/摄

  从西宁出发,列车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行进5个小时之后,记者踏上了德令哈的土地,感觉头顶阳光炽热。去年,首届德令哈国际光热大会在此召开,让这座高原城市圈粉无数。大自然的光和对清洁能源渴求的热,同时聚焦在这片“金色的世界”。

  从德令哈市西行,沿G315国道北侧,一大批投运、在建的光热电站、光伏电站依次排列,延绵数十公里,这是德令哈市致力建设的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发展基地和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在此行的目的地——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示范项目(以下简称“示范项目”)建设工地上,一批来自中国能建的建设者,正以另一种方式奉献着光和热。

  这是选择,也是承诺

  6月20日,记者登上示范项目常规岛汽机厂房屋顶,眺望四周宏大的建设工地。

  常规岛由中电工程西北院总承包,西北电建三公司负责施工,将安装目前国内首台中温高压双缸一次再热凝汽式机组。“对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大项目,但有示范意义。”总承包项目经理刘伟说。

  这个占地2.46平方公里的国内首个大型商业化槽式光热发电项目,承担着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的商业化验证,以及培育大型光热电站EPC系统集成能力、建立技术与标准体系的重任。

  此时,状如飞翼的槽式集热器,不断从组装车间运往太阳场;远处,一排排集热器安装上架;中间,南北纵向排列的蒸发塘、储热岛、常规岛雏形初现,工地上一派忙碌。

  因为是国内第一,业主给予了更多关注,对工程安质环管理提出了严苛要求。秉持“和你一起成长”的理念,总承包项目部开展了攻坚和创新。

  “太阳场占地大,余下空间不多。”刘伟介绍,常规火电项目化学制水间一般单独设立,与厂房保持一定距离。该项目则把汽机房、除氧间、化学水和集控室全部集中设置,大幅减少占地面积,降低了工程成本,“示范项目的控制核心,就在常规岛,通过电缆、管道串联起整个系统。”

  一方面减少占地,另一方面又不惜用地,这是BOP设计的另一个亮点。现场若干地块大面积开挖后,铺满HDPE隔水黑膜。“这是蒸发塘,占地2万平米,废水进入池塘,蒸发完再除掉结晶盐,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刘伟认为,设计充分考虑到高原环境优先,造价增高了,却更环保了。

  受多种条件限制,示范项目进展一度趋缓。为帮助业主实现目标,总包项目部急业主所急,积极分担。“比如,保护定值计算,非合同范围之内,但业主有困难,我们没提任何条件,调集主设人,用最快速度给出结果。”项目副经理朱祥平介绍,包括接入系统,在合同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考虑其他,能做到的先做到,等待决策,提高效率。

  “小伙子,不能站那。”厂房上,记者为寻找最佳拍摄角度,靠边站了一些,立即被刘伟发现。工地现场,高度警惕的安全意识,可窥一斑。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这是选择,也是承诺。”刘伟表示,“我们的工作,目前是所有总包标段进展速度最快的。”

  戈壁清冷,人心温热

  工地上,倒送电施工节点迫近。

  6月21日,记者跟随西北电建三公司德令哈项目部电仪班组来到现场。据电仪主任张俊介绍,下午要执行盘柜卸装,主变中性点设备安装和10千伏BOP母线耐压试验3项操作。班组18人集体上阵。

  班组长赵洪涛办完几类工作票,同组员刘伟强、王召干先去主厂房,爬楼梯进入低压配电室,指导10千伏母线耐压试验。之后,再下楼到主变安装现场指挥吊装。一路上,记者爬上爬下,稍微加快脚步就喘不上气。“这是高原反应,很多人受不了,来了待不住,导致项目部非战斗减员很多。”张俊笑着说。

  16时,主变设备吊装结束。班组再次转场,开始400伏盘柜倒运。因为作业空间受限,倒运盘柜基本上靠人力完成,尤其是搬至设备间基座,用滚杠推送到指定位置,笨重的盘柜,每前进一步,都要几个工人卯足力气,喊着口号才能挪动。“高原干活体力消耗很大。从吊卸到就位,每一台完活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张俊介绍说,“这大概是平原地区施工作业时间的一倍以上,估计今天干不完。”

  这还不算什么。800米35千伏电缆敷设时,按规定操作不能接地。现场没有卷扬机,项目部做了人力绞磨,16人分两拨上,计划一拨10分钟,结果不到5分钟,人就喘得不行。“最后借力挖掘机抬升,才顺利敷设到位。”项目经理袁强告诉记者。

  条件再艰苦,手艺不能丢。“细节成就完美、一次就把工作做好”的理念,支撑着这群“高原工匠”交出精益工程。循环水管道焊接内在质量无损检测一次合格率达到96.8%,超出了业主要求。其中,直径1024弯头焊接工艺得到了苛刻的监理方交口称赞。

  “总包项目部和我们互相协同,克服位置偏远、采购运输不便、人员流动大等诸多困难,能往前赶就朝前赶。”袁强表示,目前,常规岛施工按计划节点有序进展。

  20时30分,艳阳斜挂。晒得黝黑的工人们,三三两两,收工回宿舍,脚踩细碎石砾发出的咯吱声,由远而近。

  宿舍板房的通道上,拉起了3根细绳,挂满了花花绿绿的纸条。“猜谜语了!”汽机主任苗辉告诉记者,项目部今晚要举办安全生产月猜谜语活动。

  张俊拎了一大捆盒饭匆匆离去,问他去哪,回答说:“盘柜还在卸装,给兄弟们送饭过去”。

  这就是德令哈工地普通一天的生活场景,清冷又温热。此刻,记者想起了前往德令哈的列车上,摆放的当地诗人井芬清的诗集。诗人在《撒一把种子吧》的诗中写道:撒一把种子吧/把它从你的梦里植入/向着高原厚实的土地/ 有那水声引路/无论落在哪里/都能发出情热的芽。

德令哈的热土(走转改专题报道)
澧水群峰镶画屏
戈壁滩上捉风逐日
罗布泊的能建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