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6月26日 星期一

国网深化国际合作倾力新能源大规模利用

将携手解决系统安全性问题、远距离输送问题、技术经济性问题

本报记者 王旭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6月26日   第 21 版)

  编者按

  近年来,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摆脱化石能源依赖,逐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可能。但同时,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给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造福各国人民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共进,全面深化技术、政策、标准等全方位合作,其中,中国为世界新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技术借鉴,受到普遍赞誉。

       

  德国当地时间6月16日,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主办的新能源发展与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面对目前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面临的许多难题和挑战,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技术和政策创新是引领新能源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坚强的电网设施和完善的标准体系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国际交流合作对凝聚合力、破解难题同样至关重要。

  电网、技术、政策需综合发力

  实践证明,新能源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可能。但同时,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还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大规模高比例接入带来的系统安全性问题、开发重心逐步向偏远地区转移带来的远距离输送问题,以及开发成本偏高带来的技术经济性问题。

  对此,国网董事长、IEC副主席舒印彪认为:“促进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可以从电网建设、技术创新、政策机制、社会参与四个方面综合发力,其中加快电网互联互通是基础,强化重大技术创新是关键,精准设计政策和市场机制是保障,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客观需要。”

  德国经济和能源部局长何丹·邵思腾表示:“对于新能源未来的发展,我的看法是:第一要提高能效,减少能源需求,就存留的需求供应能源;第二需要灵活性和柔性;第三要有新的市场设计;第四要有行业间的耦合,如电力部门、电动汽车、电网的耦合。”葡萄牙科学技术及高等教育部部长曼纽尔·埃托尔认为:“新能源为未来若干代人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基石, 我们都身处于一个能源转型的框架中,需要依靠技术合作、科学研究、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来推动新能源发展。”

  “电网需要为新能源提供输出的能力,在技术越来越创新发展的时候,电网也需要应用一些新技术,如消纳、调度、控制以及新的配电网络运行模式。消费者不仅要接受能源,同时也要看能不能到市场上去销售能源,这已成为分布式电网发展的一个需求。”俄罗斯电网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委员会成员罗曼·别尔德尼科夫介绍,“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控制性技术也应同步运用起来。”

  中国新能源发展成果获肯定

  研讨会充分肯定和高度称赞了中国在发展新能源、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中国高度重视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网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对新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并网接入能力。同时,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和±800千伏、±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 中国国家能源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向海平表示。

  对中国新能源的发展成果,何丹·邵思腾表示:“中德都在经历能源转型。能源转型不仅减少碳排放,而且能带来就业机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可再生能源在中国的并网数字比德国高6倍,这说明中国已领先德国,是一个新能源大国。我们很高兴和中国一起领跑世界新能源发展。”西门子公司董事会成员塞德里克·奈柯表示:“‘一带一路’沿线有很多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该倡议实现跳跃式发展,并实现电网跳跃式发展,直接进入到最新一代电网建设。中国担负起了国际责任,和国际社会一起确保全球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IEC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雷斯维克·弗朗斯高度赞赏中国在国际标准制订方面所作的贡献:“全世界有177个国家是国际电工委员会成员,其中中国不仅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更完成了从‘标准执行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身份转变,各国专家都对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技术标准持肯定态度,这表明中国已成为国际合作的积极贡献者,对能源绿色低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将推动各国各领域国际合作

  舒印彪代表国网和IEC表达了进一步加强与各方合作的意愿。面对“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该公司期待与各国能源企业强强联手,推进沿线电网互联互通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中国驻德国公使级参赞王卫东表示:“中国驻德使馆愿意为各领域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服务,希望德方、欧方以及其他各国与我们相向而行,为双方在经贸、能源、科技等各个领域合作营造更有利的政策环境,提供更好的保障。”

  “全球能源转型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各领域各国的合作。德国有一个行业耦合的概念,利用IT、电网联通等理念把各行业联合起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技术标准、运行规则、监管规范等。这一概念一旦运转,将有非常正面的效果。无论我们处在能源转型的哪个阶段,都需要电网,而且电网是目前成本最低的一个选择。”德国能源署署长安德烈亚斯·库尔曼说。

  向海平也表示:“中国国家能源局将不断推动新能源发展和技术创新,完善能源市场和投融资机制,为国际能源合作提供便利条件,重点做好大力深化产能合作、加强能源科技装备合作、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工作。中国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与周边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推动跨境能源通道建设,共享区域能源资源和能源收益,提升区域发展和能源服务水平。”

  弗雷斯维克·弗朗斯指出:“中国成功实现了超过3000公里的超高压输电,这是个历史性创举。这种输电模式同样可应用到其它地区,促进电力互联互通,这正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此外,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总经理恩思哥·汉斯认为:“我们需要迅速行动起来,全球标准是很重要的,因为市场是开放的,需要有安全的投资和技术,我们还需要扩展和识别我们跨境、跨部门的一些合作,形成全球化网络以及智能解决方案,满足未来需求。”

资讯
国网入股希腊国家电网公司
关注
舒印彪:加强交流深化中英能源合作
国网深化国际合作倾力新能源大规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