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6月26日 星期一

海上风电能否成新“蓝海”

黄静文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6月26日   第 18 版)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从一开始的一穷二白(政策、关键设备研发制造、配套产业都缺乏),到逐渐出现样机(2007年)、试验性项目(江苏如东潮间带32.5MW项目,涉及8个厂家,9种机型,单机功率1.5MW-3MW)、示范性项目(东海大桥一期、龙源如东潮间带示范项目等),再到2016年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双十”项目(中广核如东近海风场,离岸距离超过10km,水深超过10m),可谓一波三折。

  未来,海上风电发展仍分为两个阵营,一个阵营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认为海上风电是“水中白象”,昂贵而无用,另一个阵营则是以三峡集团为首的积极拥簇派,在失去先机的前提下仍大力开发海上风电资源,积极与各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并希望领头建立起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当然,在各项目已遍地开花,“十三五”规划明确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今天,拥簇派看起来胜算更高。

  动力与障碍并存

  海上风电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第一,风资源更优质(即使平均风速不高的地区,风资源较陆上而言也更稳定);第二,接近用电负荷,无消纳问题;第三,风电行业整体技术进步使得海上风电有潜力成为经济性更好的用电选择(欧洲市场已出现与陆上风电甚至煤电平价的海上风电项目)。

  这几个核心因素是相互联系的,优质的风资源是项目收益率的基础,接近用电负荷(消费端)使得电力的商品属性凸显,而技术可达性则是这一切能够实现的保障,也是想法能够落地的根本。

  抛开政策性支撑不说,海上风电发展的障碍显而易见,用一个字表述:贵!风机设备本身、基础、海缆、前期施工成本、后期运维成本,无论是投资还是运营成本都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多。

  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在陆地上熟练操作的东西,要通过船只运到海上实现安装运行,需要专业安装船、敷缆船、运维船等,在市场没有大到可以覆盖这些船只研发和制造费用的前提下,这些专业船只容易供不应求,所以带来高昂的租赁费。而项目预期和市场发展足够强烈时,则可能会出现大批船只的盲目投资,出现供过于求,资源浪费。与此同时,海上的环境和气候又对设备以及施工经验带来严苛的要求,所以不仅可预见的固定投资高,海上项目风险高也带来了项目后期运维费用的不确定性,导致整个项目的收益率都存在较大变数。

  “安全”属性凸显 “联合体”成主流

  越是产业下游,其集中度越高,别忘了海上风电很“贵”,不是任何企业都可以一拍脑袋进入的,这个行业自带“高贵性”壁垒。有趣的是,今天海上风电的赢家和陆上风电的赢家,重合度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高,但不管从开发商还是从整机商角度看,最核心的原因是这个行业的“高贵基因”,一是因为争议性太大,大企业内部很容易出现观点对立的两派,往往最后不了了之;二是计划实施起来不那么容易,导致贻误时机;三是已经在陆上市场获得成功的公司往往更愿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继续保持江湖地位,而非开疆拓土,开辟新的市场。

  从建设区域来看,传统优势区域江苏的新增装机比例正在降低(“十三五”期间仍占绝对优势),浙江、福建、广东沿海都加速了海上风电的开发建设进程。江苏独特的潮间带资源已逐渐开发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近海风场的开发,江苏海域作为第一步“试验田”的作用已经完成,行业在往开发难度更大的区域转移。这就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基础类型变化、施工方式改变、机型的选择等,所以,过去的经验是有益的,但并非不可或缺,因为战场正在发生变化。

  最近,莆田平海湾海上风场机组采购招标中,上海电气SWT6.0-154中标,中标价为9550元/kW,而其他制造商的机型在报价均低于8000元/kW的情况下都未中标。这一消息可谓振奋人心。在行业吃够了低价中标苦头的今天,这代表了一个非低价中标的新起点。

  但这一结果并非出乎意料,一方面,福建地区海上风电项目施工难度大,基础及建设费用高,所以单机功率更大的机组在经济性上更有优势;另一方面,价格在整个海上风电招标过程中的权重低于陆上风电,经济标、技术标和商务标都很重要,在这种评标方式下,压低价格给总分带来的提升是有限的。国内大功率海上机组的运行经验有限,而作为一个施工期投资巨大的海上项目而言,降低项目风险,保证投资安全,是更明智的选择。

  无论早期的东海大桥项目、江苏地区的海上风电产业园建设,还是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体,直至福建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联合体合作模式”在海上风电市场都更受青睐,这样的联合体须集聚风资源开发、资金、关键技术、配套服务这几方面的核心资源,这样各企业在其中更容易自我定位,各司其职。

  预计年新增并网1GW左右

  从2007年第一台1.5MW的海上风机试验项目开始,截至2016年底,中国海上风电的累计装机量超过1.5GW,而“十三五”规划中给海上风电制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不低于5GW累计并网,不低于10GW开工规模。各沿海省市也出台了各自的2020年规划容量,累计并网量规划目标分别为江苏3GW,浙江0.9GW,福建、广东、上海均为0.3GW,还有天津、河北、海南等地0.1GW或0.2GW。距离2020年底还有三年半时间,这意味着每年新增并网量1GW左右,每年新增开工项目2-3GW。

  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耗时需两年左右。个人判断,开发建设会以《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中的项目优先。所以,想要在海上风电市场分一杯羹的公司,各自算算投入产出比,还是比较清晰的。

  (作者系新能源领域独立评论人)

青海风电项目强制配套储能引争议
资讯
关注
华能如东300MW海上风电 8月底或全部并网发电(图片新闻)
海上风电能否成新“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