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醇基燃料发展亟待统一认识

仝晓波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6月12日   第 04 版)

  资料图片

  根据公开报道,去年12月在深圳市集中开展的“环保油”专项整治行动中,关停涉“环保油”场所1300余家。这里的“环保油”是指以甲醇为主要原料调配而成的一种新型液体燃料。因其力度之大,消息一出旋即引发醇基燃料行业集体恐慌。其引发的连锁效应使得武汉、厦门分别于去年底、今年5月相继出台了整治醇基燃料行业的文件。据悉,厦门的整治行动一度演变成被当地称之为“清扫醇基燃料行业”的行动。

  与之形成显明对比的是,福建省三明市安监局在2015年发布官方文件明确表示,将醇基燃料作为城镇燃料纳入到住建部门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三明市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个明确将甲醇纳入燃料管理范畴的地区。

  一直自称为清洁能源界“地下党”的醇基燃料因遭遇到上述冷热分明的对待而进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那么,醇基燃料为何物?据笔者了解,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普遍使用的醇基燃料是以甲醇为主要原料,包括二甲醚等甲基材料和其他液体多碳醇以及一些性能改良剂调配而成的一种低碳无硫液态清洁燃料。

  甲醇(CH3OH)是相当于含有助燃氧的液态甲烷(CH4,天然气主要成份),燃料后产生的氮氧化物要远低于天然气。因公认的燃烧清洁、安全可控又经济,醇基燃料受到用户普遍欢迎,在不少地方,被作为炊事燃料广泛用于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依靠市场自发推动,我国已有100.3万套宾馆饭店和集体食堂的炊事锅炉改用了醇基燃料,每年因此消耗的燃料量超过1000万吨。近年来受大气污染治理、清洁能源发展的推动,民用市场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他们开始将“触角”伸及工业锅炉、光醇互补日光大棚供暖等领域,且应用成效已得到一些地方政府认可,醇基燃料被纳为鼓励发展的清洁替代燃料之一。

  在能源行业,安全无疑是永恒的主题。笔者调研发现,醇基燃料最初正是以“不爆炸的燃料”之称进入不少用户视野的。有专家这样评价,醇基燃料要比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汽油、甲醛等安全得多,发生的事故也要比液化石油气等少得多。

  按照能源行业以往经验,安全与发展完全可以并存。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并没有将甲醇纳入到清洁能源或清洁燃料范畴,也没有给予醇基燃料明确统一的定位。基于发展需求差异,各地对醇基燃料的认识还不统一,给予的定位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方将其纳入清洁替代能源品种之一,积极鼓励发展;有的地方将其归类为危险化学品谨慎对待;有的地方不同时期政策举措大相径庭,时而鼓励时而取缔……。然而,市场自发推动发展的商品似乎总会带有天生的安全管理缺憾。政策环境的混乱,导致醇基燃料“产品标准”的执行或制定长期被忽视,而产品技术质量不过关与加注操作不规范正是导致醇基燃料当前突出问题发生的主因。

  根据深圳南山区安监局今年3月发布的“2017年南头街道南龙苑‘11·27’事故调查报告”,事故正是系“用户不慎操作”所致。根据上述报告,事故发生后仅南山区就查封了涉“环保油”场所300余家。安全再怎么强调不为过,从这个角度看,深圳以“安全整治”为由强力施策于醇基燃料无可厚非。但正如业内戏言,不能因“有人用菜刀杀人就拒绝使用菜刀”一样,不能因使用醇基燃料可能会发生事故就拒绝使用醇基燃料。如此看,深圳采取“一刀切”方式取缔醇基燃料的做法显然是欠妥的。

  市场是检验产品生命力的试金石。8年时间1000万吨的市场规模已经奠定醇基燃料发展的市场基石。在与笔者交流时,一位经营醇基燃料的企业家发出这样一席感叹,他说:“我白手起家,从事这个行业仅8年就打造出了一家拥有全国范围5家分公司的合资企业,充分说明醇基燃料的市场基础是有的,也充分证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醇基燃料行业做到了,但为什么就是不能得到鼓励?”而这恐怕已成当前醇基燃料行业的集体困惑。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经连续七年成为全球甲醇产能和产量居首位的国家。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甲醇产能超过7600万吨,产量超过4300万吨。得益于充足的煤炭资源优势,煤制甲醇产能和产量占比均达到70%以上,天然气与焦炉气制甲醇各约占15%。甲醇原料来源极其丰富,除上述原料外,生物质木材、秸杆等凡是可以燃烧的有机物均可用于生产甲醇,此外甲醇还可用沼气氧化合成,将来甚至可用二氧化碳与氢合成。有专家指出,仅用劣质煤生产,即可确保我国百年以上的能源安全。

  因此,在眼下,我国亟待做的就是要重新认识与评估甲醇在清洁能源发展、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与地位,从国家层面尽早统一认识,给予醇基燃料明确定位,通过科学引导使其尽早步入健康有序发展轨道。像深圳那样,一味打压,只堵不疏,显然不能成为最优解。

直供是促进燃气终端有效竞争现实选择
需以深化改革推动石油全面转型升级
醇基燃料发展亟待统一认识
美退出《巴黎协定》更具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