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

雾霾之下求突围

四川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车基地

本报记者 卢奇秀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5月08日   第 09 版)

  “巴适”、“安逸”一直是四川生活的标签,而近两年雾霾的出现给城市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市民调侃“成都变‘尘堵’了”。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成都市汽车保有量达412万辆,仅次于北京,是全国第二大汽车保有量城市,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不言而喻。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了四川治理雾霾的重要举措之一。

  日前,“第三届中国(成都)电动车及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在成都举行 。作为西部最大的电动车展,此次展会不仅实现6.8亿元的交易,更展示了四川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雄心。

  政府发力 企业跟进

  四川省政府印发的《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省新能源汽车工业总产值力求打破千亿元大关,产能达30万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0万辆;以成都、泸州两个国家推广应用城市为先导,以绵阳、资阳、德阳、乐山、广元、广安、南充、达州等城市为重点,培育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等三大“新能源汽车应用基地”。

  充电桩运营商——上海鼎充新能源在展会上宣布四川分公司正式成立,“我们非常看好四川市场,公司已拿出5亿元进行布局,并且未来将不设上限、不遗余力支持四川市场的拓展。”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张百荣告诉记者。

  事实上,各企业早已展开行动。珠海银隆公司投资100亿元在成都建新能源产业园;吉利在四川南充的新能源商用车项目7月即将投产;宜宾市政府与奇瑞汽车公司、以色列量子公司、观致汽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暨投资协议,投资55亿元在宜宾市建立新能源车生产基地……

  据统计,四川省已有整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400余家,吸引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韩国现代、吉利、珠海银隆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一大批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以成都为中心,宜宾、南充等市相连的汽车制造产业带已经形成。

  低速电动车受瞩目

  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了鸿驰、欧陆、英马仕、雷丁、跃迪、盛奥等数十家知名低速电动车品牌。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篷车、低速电动汽车占据展会的大多数席位,从供给侧反映出农业大省的用车需求。

  早在2015年3月,四川就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施行细则2015年度实施计划》,清晰提出加快推进低速汽车升级换代,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电动低速汽车,成为中国第一个将扶持低速电动汽车明确写进省级文件的区域。目前,四川雅安、广安、眉山已出台了相关小型电动汽车管理办法,为低速电动汽车上牌正式“放行”。

  一直以来山东、河南两省是低速电动车的两大主要产销区域,几乎占据了全国60%的消费市场。然而近两年这一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市场增长逐渐放缓,产能过剩开始显现。

  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低速电动车正在四川焕发生机,尤其是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随着西部大开发向纵深发展,政府“公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四川广阔的市场潜力已让各家企业盯上,成为低速电动车企业争夺的新目标。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四川低速电动车潜在的市场需求量达20万—30万辆。

  车内环境质量同样惹担忧

  “雾霾和汽车尾气会通过车窗或空调系统进入车内,造成车内空气污染。而在堵车情况下,车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周围地区高出10多倍。”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环境生态学家候立安院士对车内环境质量不无担忧。

  据了解,除雾霾和尾气带来的污染,车内材料使用是另一个主要污染源。车内用的塑料件、泡沫材料、地毯、车顶毡、阻尼片等如果不按照环保要求,其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释放周期可达十几年,会直接造成车内空气污染。候立安指出“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车更不容忽视这一问题。

  去年伊始,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我国《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在新修订标准中将推荐性指标改为强制性指标,并表明汽车生产企业是新车车内空气质量保障的责任主体。新标准一旦落地,将促使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加强对环保材料的研发,从源头上解决车内空气污染问题。

  侯立安建议,车企可研发过滤空气污染物的车内空气质量系统,可同时具备环境监测、数据传输、空气净化的功能,在高端车型上采用,或将成为一个卖点。

四川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车基地
资讯
第四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发布(关注)
打造生态型能源互联网
勿让安全问题阻碍储能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