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5月08日 星期一

天然气提速发展面临体制掣肘

——专访陕西燃气设计院院长郭宗华

本报记者 仝晓波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5月08日   第 03 版)

  天然气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在“十三五”期间想要提速发展,真正发挥主体能源作用,存在哪些制约因素?下一步施政要点在哪里?近日,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陕西燃气设计院院长郭宗华。

  部门间权力相互制约成最大障碍

  中国能源报:您认为,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我国天然气快速发展?

  郭宗华:近两年,随着大量“煤改气”工程和部分“村村通”工程的推进,天然气得以快速发展。这是各地高压环保政策和补贴政策到位“双轮”驱动的结果,但在其他领域,如居民用气、交通用气、天然气发电、分布式能源等方面,仍增长乏力。

  这其中有我国经济大环境低迷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政府作用未能充分或有效发挥。

  中国能源报: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宗华:事实上,当前政府部门间权力相互制约已成为天然气发展的最大障碍。

  如国家能源局、交通部大力号召发展天然气汽车,科技部、工信部却强力主导电动汽车;国务院要求简政放权,但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却手续繁琐、耗时耗力,如一个加气站建设需要经历20多道程序的审批审查,耗时达4年之久;国家能源局要求降低天然气设施建设用地价格,国土部门却鲜有动作;国家能源局希望对天然气汽车减收过路费,交通部门和地方政府却漠然置之。

  政府平行部门在天然气发展政策上的相互制约已然如此,“基层办事难”造成的重重障碍更是少有改观。

  LNG与PNG是互补关系

  中国能源报:如何看待液化天然气(LNG)在构建我国天然气主体能源事业中的作用?

  郭宗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经济发展各异,大规模敷设天然气管道目前仍有困难。LNG是管道天然气(PNG)的有效补充,二者是“左膀右臂”的关系。

  如果不发展LNG,中国到2020年3600亿方的天然气市场目标很难实现。一方面,LNG的广大市场在农村,目前管道基础设施建设迟缓,依靠PNG实现“气化农村”并不现实;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的经验不可能复制到重卡和轮船上,交通领域的清洁化还要依靠LNG。事实上,LNG目前正成为各地“煤改气”和“气化农村”工程推进过程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可以说,LNG点供行业如不能健康有序发展,可能将导致“煤改气”再次回潮。

  中国能源报:LNG作为交通燃料的发展前景如何?

  郭宗华:天然气的商品属性是燃料,将其培育为主体能源,用作燃料最合适。电动汽车在国家战略层面得到鼓励发展十分有必要,但交通能源清洁化同样也不能一条腿走路。我认为,至少10年内电动汽车经验很难全面应用到重卡和轮船上,但此期间交通能源的清洁化极为关键。

  有人认为天然气汽车不环保,其实只是后续处理没跟上。问题在于,当前,交通领域“油改气”、“油气混用”普遍存在,这为车、船行驶过程中的环境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对LNG车船而言,LNG价格仅比柴油略低,价差空间太小。LNG船舶用燃料油价格比柴油低很多,加上高昂的改造费用,船东根本没什么积极性。所以 “十三五”期间靠交通用气实现天然气用量大幅增长,希望并不大。

  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仍是关键推力

  中国能源报:政府在推动天然气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郭宗华:有一个例子值得借鉴,西安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加气站,当时建一个加气站得盖120多个章,涉及规划、土地、环保、安监、消防、城建等13个部门,后来为提高建站效率,西安市政府组织了一个由副市长带队的13个部门联席制度,开展一站式办公,每隔半个月组织一次统一审批,在此制度统筹下。此后不到3年,西安在高楼林立、选址艰难的情况下,建设投运了70多个加气站。

  我国天然气行业发展一直是市场机制倒逼行政体制。如果有强有力的政策协调和政府行为规范,必将迎来天然气行业“大腾飞”。

  中国能源报:您对政策协调有何建议?

  郭宗华: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往前走任何一步都很难。无论是“煤改气”还是“气化农村”,LNG点供的出现相当于拉开了中国全面发展天然气的序幕。“星星之火”能否“燎原”取决于后续政策是不是足够给力。

  正确处理城市燃气企业与LNG点供商的利益分配是考验政府智慧和胆识的时候,期望能赋予LNG点供合法地位,继续落实“煤改气”、“村村通”补贴政策。排除政策的相互干扰,给予天然气汽车和电动汽车相同的地位或待遇。继续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同时还应着力解决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征地价格过高问题,以此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2017, 重塑中的世界与中国能源格局
天然气提速发展面临体制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