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7年05月01日 星期一

“金帽子”下掘金难

周晓梦 《 中国能源报 》( 2017年05月01日   第 05 版)

  再好的战略, 执行是关键。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评选公示,全国56个项目入选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项目。这些首批“国字号”智慧能源项目可谓是含着银勺子、戴着“金帽子”而来。

  在项目设计者的阐述中,示范项目会将大数据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有效融合,推进智慧能源的广泛应用,推动能源系统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前景很美好,但“钱景”却不明晰,虽然戴着“金帽子”但依然面对掘金难的问题。

  “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落地前,多方参与者还在为商业模式发愁。看似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下,能源企业可以卖电、还卖燃气、卖石油,甚至能够成为冷、热、电联供的综合能源供应商。

  然而,电网公司、油气公司甚至是供热公司这些既得利益者怎会轻易让出自己碗里的肉。所以,“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业主都在呼吁改革,希望电力体制改革可以加速,进而能够拿到售电侧电价,最终实现相对独立王国内的发配售一体化。

  但不得不承认,改革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是一个缓慢且阻力重重的过程。缓步前行的电改十几年了,初出茅庐的“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能突破重围,分羹几何呢?

  那么,在没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之前,动辄需要几千万、几亿甚至十几亿投资的“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受多方热捧,为什么?

  相关政府部门要的是推广新业态,推进新技术应用;在设备制造企业看来,这是售卖自己设备的良机;对学术机构而言,这是争当学术支撑单位、增加影响力、落实科研成果之举;对企业而言,一边可落实技术创新实践,一边可获得更多新能源项目建设指标。

  那么,示范项目将怎样获利?现在看来,国家“输血模式”将在智慧能源项目上重演。作为智慧能源项目的常见组成部分,分布式光伏、光热、风电、充电桩、燃机三联供都有国家补贴,储能项目的补贴也在谈论中。换的是“互联网+”的新衣,不变的是对国家补贴的依赖。

  其实,不论叫张三还是李四,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而言,关键是,能源利用效率是否提高了,能源系统是否更“绿色”了;对消费者而言,关心的是用能成本是否降低了,用起来是否更方便了。

  而“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还不能保证降低用能成本,至少目前如此。或许有人会说,冠以互联网的概念,想的就是未来,当前烧钱无所谓。然而,现实的剧情是,逐利的企业亟需盈利模式,多活几集,戏才更出彩。

  能源革命,改的是体制机制,动的是既得利益,不动真刀真枪不行。“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落地需要急先锋、实干家,也呼唤更多的好机制、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行业活力,释放改革红利。

资讯
大数据追溯小硅片成长全程
首家能源互联网设备与技术分会成立(关注)
“金帽子”下掘金难
协鑫打造能源互联网落地场景
数据中心“绿化”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