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物探技术获行业性突破
本报讯 近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服)对渤海两区块的宽频地震采集资料的处理工作渐近尾声,这是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自主研发的水平缆宽频地震采集处理技术的首次应用。此项自主创新技术使中海油服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变深缆宽频地震采集处理技术、设备的垄断,也使宽频地震采集从变深缆形式简化为水平缆形式,要求的缆深从50米减少到15米,大幅提升了宽频地震采集技术的适用范围,获得行业性突破。
变深缆宽频技术自2010年首次应用后,其采集设备一直为外方垄断。中海油服虽先后掌握了抛物线变深缆和直斜缆宽频地震采集处理技术,但采集设备受到外方制约,不仅要承担高额采购费用,还制约国内海上先进地震勘探方法的研究、实施。通过在地震勘探领域多年的“摸爬滚打”,技术人员发现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技术相互依存,处理技术的提升可以改变地震资料采集模式,通过本质上创新资料处理技术,改变地震采集方式,最终打破外方对采集方法和设备的垄断。
宽频地震勘探技术是实现高精度地震勘探的重要方法之一,相较常规地震采集方式,其成像分辨率可提升1倍以上,能全面提高地震资料成像质量,较好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精细储层预测等问题,该技术被誉为物探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性事件。为快速掌握该技术,中海油服展开自主攻关,在饱尝失败的艰辛后终于创新开发了变深缆宽频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通过1年多不断尝试适用该技术的物理、数学运算方法,并对已有物理公式进行相应修改,中海油服终于在2016年首次创新提出了水平缆宽频采集处理一体化技术。
2016年底,中海油服自主创新的水平缆宽频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技术终结硕果,先后在渤海、加蓬等区块成功进行采集和处理应用。该技术彻底改变了全球范围内变深缆宽频地震采集的模式,适合的作业水深从60米降低到25米,宽频处理技术更是应用到了6米缆深的常规资料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在浅水区应用宽频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打下了基础。这也使中海油服成为全球第四家拥有自主宽频地震采集处理一体化技术的企业,提升了市场开拓能力。
(李炜 轩倩茹)
镇海炼化24个项目列入宁波“中国制造2025”
本报讯 日前,中石化镇海炼化24个项目列入浙江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建设计划,助力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近日,宁波市公布了今年《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镇海炼化有24个项目列入重点项目计划。其中,14.3万立方米/时空分绿色石化项目列入1亿元以上新建工业投资计划,该计划中宁波市共有59个项目。30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智能工厂建设等23个项目列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计划。
(梅辽颖 钱源中)
靖边气田累计产气突破900亿方
本报讯 截至3月20日,中石油长庆靖边气田20年来累计生产天然气913.6亿立方米。目前,靖边气田累计建井1600多口,天然气年生产能力达到85亿立方米,成为长庆油田年5000万吨持续稳产的强力支撑。
靖边气田在开发初期,由于地层结构的先天不足,开发一度举步维艰。为此,靖边气田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和管理创新,形成了以“三多三简两小四集中”为技术特点的配套工艺模式,创建“三位一体”精细管理模式。低渗透气井产能评价、储层精细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等技术日趋成熟,保证了天然气生产稳步进行。近年来,负责开发管理靖边气田的采气一厂在苏里格气田东南区域持续发力,形成了适应水平井大井丛的分析评价技术和生产管理模式,建成了油田公司首个工厂化作业示范区,开发效益进一步凸显。
作为长庆油田对外供气的主力军,靖边气田合理配置各种资源,通过对设备和装置的参数优化、气井和管网系统的能力优化、生产指挥和组织体系的效率优化,构筑了全方位、多层面的供气保障体系。
(张峰 李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