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制造强国迈向中高端

——2016能源装备发展综述

本报编辑部策划 执笔人:胡清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26日   第 20 版)

  编者按

  2016年,堪称中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元年。这一年,既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第一个十年目标的开局年,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工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攻坚年,《中国制造2025》绘制了一幅由大变强的强国宏图,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进一步创造和引领高端需求。

  砥砺前行,梦想可期。这一年,因势而谋,十余个产业政策有的放矢;这一年,应势而动,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这一年,顺势而为,创新驱动一往无前……本期,我们推出年度发展综述,一同回顾和重温这些不平凡的脉动。

  

  11

  陆续出台配套政策11项

  6.39%

  电工电器行业前三季度

  实现营收4.15万亿元

  同比增长6.39%

  2

  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

  两机专项破题

  3

  劣质煤发电环保改造

  技术“三部曲”

  

  1  政策篇  

  落地

  配套政策陆续出台

  “1+X”

  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五项举措落地《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抓紧发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质量品牌提升等11个配套实施指南、行动计划或专项规划。

  自战略规划发布以来,实施细则的出台备受关注。早在2015年上半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之际,工信部便启动了制订完善《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1+X”方案,所谓“1”就是规划本身,“X”即为相关配套规划。

  据相关信息渠道报道,“X”包含的11项规划分别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6-2020年)、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促进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指南、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信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上述11项规划(指南)全部在今年相继发布实施。

  事实上,截至今年底,围绕《中国制造2025》制订发布的行动计划、实施指南等相关配套政策远不局限在11个。并且,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5年底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将围绕《中国制造2025》制定专项规划体系,一共是34项规划。

  “X”具体是11?还是34?对此,有分析称,《中国制造2025》的配套政策,会随着实践进展陆续发布,具体是多少项,可能会有动态的变化。

  能源装备实施方案

  能源装备既是能源技术的载体,也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和核心部分,能源装备的政策谋篇布局对践行制造强国战略至关重要。

  今年中,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方案提出,2020年前,基本形成能源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关键部件和原材料基本实现自主化,能源装备制造业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能源装备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能过剩明显缓解;2025 年前,能源装备形成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现引领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任务明确,目标具体,操作可行,这是实施方案呈现出的突出特点。实施方案围绕确保能源安全供应、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3个方面确定了核电、储能、煤炭深加工等15 个领域的发展任务。

  应用推广往往是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卡脖子”环节,15个重点发展领域,每一个都从技术攻关、试验示范、应用推广3个层面进行了“排兵布阵”,既突出了技术研发的先行性,又跟进了工程应用的带动性。

  有的放矢

  装备制造升级的瓶颈在哪里?由大变强的“命门”在哪里?高端供给不足、中低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短板与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的技术性短板叠加是症结所在。

  要治病,须对症,根治木桶效应的最佳良策便是以问题为导向,围绕短板专门施策。在补短板方面,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大数据重大创新工程等一揽子行动一针见血,专治装备制造业经年累月发展形成的痼疾,扫清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绊脚石。

  不仅要补短板,还要拉长板,高端化、智能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和强大动力。在拉长板方面,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个个瞄准世界前沿水平,创造优质供给,引领中国制造迈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配套政策陆续落地,强国征途迈步向前,今年能源装备产业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可以预期,在《中国制造2025》及其系列配套政策的引领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会更大,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升级会更稳,产业做大做强的行动会更实。

  

  2 产业篇  

  调整

  践行供给侧改革

  增速回升

  政策精准发力,产业企稳向好。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在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19种主要产品产量中,超过半数品种(65种)同比增长,市场需求倒逼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9.1%,分别高于同期工业及制造业3.1和2.2个百分点,同时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4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34万亿元,同比增长7.19%,高于同期全国工业3.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4.27个百分点;机械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14万亿元,同比增长7.43%,低于同期全国工业0.95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机械工业增速7.09个百分点。

  尤其是电工电器行业,前三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5万亿元,同比增长6.39%,新增收入0.25万亿元,占同期机械工业新增收入的21.43%。

  结构持续优化

  增速回升的动力来自于产业深层次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内生动力。

  首先,高端设备自主研发带来新的需求,大型核电、水电、火电、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煤矿综采等领域一批核心产品自主研制成功;油气长输管线国产燃驱压缩机组、超大采高煤矿智能输送系统等投入运用,进一步满足了能源工程对高端装备的需求。

  其次,“三基”领域发展持续推进,特高压交直流套管、核电控制棒驱动机构堆焊双齿钩爪等自主研发成功和实现工程应用,逐步改变了能源装备大而不强、基础配套能力薄弱的局面。突破配套瓶颈,夯实产业基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保障了重大工程项目的自主化水平和国产化率,为“走出去”提供显现的“中国基因”;另一方面,可以完全替代进口,既节约了大量的外汇,也摆脱了受制于人的扼喉之痛。

  再次,制造业服务化创造利润新增点。今年电气设备企业积极参与燃煤电厂节能环保改造,创收可观。设备企业通过制造与服务融合催生新的产业业态,推动企业实现从单纯的产品生产制造商向综合性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跨越,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

  扭亏脱困

  虽然产业企稳向好,增长更具含金量,但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仍不容乐观。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将持续处在“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存在下行压力,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新的增长方式尚未完全显现,面临增速换挡和结构调整的阵痛。在此背景下,新增市场急剧下滑,项目执行放缓或中断,货款回收难度加大,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接踵而至,设备企业在盈亏临界边缘艰辛拼搏。

  从能源装备大型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看,主要设备企业虽然盈利不佳、甚至亏损,但在新常态下企业在经营上换挡不改势、失速不失力,重机企业在主业深陷亏损后,积极开辟新的市场领域,电气企业在增量萎缩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存量的改造和服务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低价竞争、回款困难等正成为左右设备企业盈亏状况的大力推手。

  设备企业盈利的方向应该从这些薄弱环节着手,切实规范招投标过程中优胜优出和遏制最低价中标制度,着力监督合同甲方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是交付款制度,清除设备企业内讧、内耗的不合理要素。

  提质增效

  企业的经营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完全归责于内需不旺,而是满足高端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

  社会热议的国人赴日抢购马桶盖、电饭煲事件形象地反映了制造业高端产品不足、中低端产品过剩的结构性产能矛盾。从2015年开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序幕,改革旨在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进入“十三五”,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制造强国战略双轮驱动下,能源装备面临的不再是数量与规模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根重要主线。

  3  公司篇

  变革

  换“领头羊”选“主心骨”

  央企换帅

  大海航行靠舵手。今年5月,能源装备业部分央企“一把手”任免意味深长。

  5月4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宣布,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刘明忠不再任党委书记,改兼任党委副书记。

  5月9日,一重集团传出消息,刘明忠任一重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担任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职务不变。因此,刘明忠成为肩挑两家大型央企“一把手”的罕见人物。

  在一重换帅后的不久,两家电气央企也迎来了主帅更换。

  5月24日,哈电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宣布了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斯泽夫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其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职务;免去邹磊哈电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次日(5月25日),东方电气集团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宣布了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邹磊任董事长、党组书记。两天内,两大电气央企主要领导迅即完成更换。

  对刘明忠来说,履新一重既承担起艰巨的年度经营任务,同时也要引领负重前行的一重集团实现转型跨越。在公司治理方面,刘明忠有着率领新兴际华实现扭亏为盈并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的辉煌履历,调派虎将坐镇一重转型升级,中央决策层的器重与厚望是显而易见的。

  上任哈电集团董事长的斯泽夫与刘明忠有着同样处境,哈电集团在2015年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扭亏脱困企业,并获得了财政资金扶持,而上市公司哈尔滨电气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才勉强实现1.96亿元的盈利,增收脱困也是斯泽夫的头号使命。而调任东方电气的邹磊在集团年中会上明确布局打胜“逆势求进、创新求变、转型升级、做优做强”翻身仗的行动纲领,率领东方电气“做中国GE”的雄心可见一斑。

  “两机”专项破题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后,关于上述央企合并重组在坊间传言不断,主要的版本有:一重与新兴际华合并,一重与哈电合并,哈电与东电合并。

  实际上,这些只是坊间舆论的一厢情愿。针对上述传言,一重和哈电纷纷辟谣称,既未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过合并重组事项,也没有收到过来自于任何政府部门有关合并重组事项的书面及口头信息。

  坊间的意愿并未成真,然而关于组建航发集团和宝钢武钢合并重组的消息在能源装备产业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7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关于组建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的公告。中国航发集团作为国有控股商业类军工集团,经营范围包括军民用飞行器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燃气轮机、直升机传动系统的设计、研制、生产、维修、销售和售后服务等。

  由于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技术关联度极高,用航空发动机改型而形成的工业和船用燃机为轻型燃气轮机,遵循传统的蒸汽轮机理念发展起来的工业重型燃气轮机则主要用于机械驱动和大型电站。

  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工程用“心脏”设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电力“十三五”规划及相关能源中长期战略规划中气电项目需要使用大量国产燃气轮机。自2002年起,我国通过打捆招标,采取中外合资、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引进国外E级和F级燃气轮机制造技术,意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但实际上,这种“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并没有实现初衷,国内制造厂家没能获得燃气轮机的核心技术,仅成为外商的廉价加工厂。

  燃机自主化是民族工业全面振兴的攻坚点。早在2014年两会期间,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两机专项便被列为国家第20个重大技术专项。航发集团的成立,使两机专项确立了运作实体,为燃气轮机做大做强再次跨出坚实的一步。

  与此同时,航发集团的成立将航空发动机产业从航空产业中剥离出来,打破了航空发动机研制附属于飞机产业的被动局面,集中优势力量,主动出击攻关,是在两机专项的攻坚阶段一大重要的制度创新,这种体制创新动力也值得燃机产业效仿。

  此外,两家钢铁巨头——武钢和宝钢的合并,形成强强联合,将进一步提高碳钢薄板、厚板与钢管等钢铁精品的研制水平,为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提供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种钢材。

  4  技术篇

  创新

  满足高品质需求

  核电全面自主化

  千变万变不离其宗,技术是支撑制造强国的顶梁柱。

  核电作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华龙一号”以先进安全的三代技术体系成为国际产能合作和“走出去”战略的主打品牌。

  核电的自主化包含4个方面,即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制造、自主运营,实现4个自主化是创建中国核电品牌的基石。通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核电在实现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后,“华龙一号”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核电自主设计,自主制造成为核电全面自主化的“最后一公里”。

  随着“华龙一号”示范堆型的开工建设,今年度装备制造进展喜人、质量可控,核级仪电系统、核级泵、环吊、大型铸锻件、压力容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蒸汽发生器、主管道等生产交货进度均在合同约定期内,技术攻关扎实推进完全具备自主研制能力,装备产业链正在给“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自主产品,出色地打通了核电全面自主化的“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对三代AP1000核电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火力全开,CAP1400堆型的主设备研制也正在加紧自主攻关步伐;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部分设备已经运抵工程现场,扎实推进四代核电技术装备的自主化。

  劣质煤清洁发电“三部曲”

  顺应煤电清洁转型的大势,设备企业重磅推出了节能环保的高效超超临界和二次再热百万千瓦级燃煤机组,然而对于现役机组的环保改造,电厂业主十分期盼性价比可观的新型技术。

  随着国家环保“紧箍咒”越念越紧,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毫克/立方米渐成燃煤电厂的“生死线”。在东部地区燃用优质煤电厂争相宣告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后,数量不在少数的燃用劣质煤电厂生存与发展迎来重大挑战。

  “W”型火焰锅炉、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对冲燃烧锅炉曾是劣质煤发电的利器,解决了我国广泛分布的劣质煤难用于发电的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燃用劣质煤电厂的环保改造成为煤电清洁转型的重头戏之一,而技术为这种转型创造了可能。

  一部曲:针对煤质可燃基挥发分在8-18%左右的“W”型火焰锅炉,通过采用自主煤粉燃烧器,优化配风设计,可实现高燃烧效率和大幅度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和谐统一,并解决了现有“W”炉固有的问题。工程实践证明,对燃用低挥发分煤的“W”炉实施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可低于800毫克/立方米,再配合脱硝工艺可确保氮氧化物最终排放达标。

  二部曲:褐煤是一种高水分低热值的劣质煤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清洁高效利用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超临界CFB锅炉兼备了CFB燃烧技术和超临界参数蒸汽循环的优点,可以得到较高的供电效率,同时烟气净化的初投资和运行成本比烟气脱硫脱硝低50%以上,对劣质煤、特种燃料清洁高效利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部曲:随着国家节能减排行动计划的推进,以及火电灵活运行的要求日渐提高,对冲燃烧锅炉在宽负荷范围内实现稳定、长期超低排放运行的需求急迫。业内企业通过技术再创新研发的新型DBC-OPCCⅢ型超低氮氧化物旋流煤粉燃烧器和配套的全炉膛空气分级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由于空气深度分级导致燃尽率变差等问题,使得飞灰含碳量有进一步的降低,完全实现了高燃烧效率和超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统一。

  能源革命的“冲锋枪”

  事实上,除了核电、煤电技术升级亮点突出,在大型石化压缩机、煤矿智能输送系统等领域技术创新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作。

  跳出技术谈技术,在不唯速度、规模论英雄的时代,技术创新这根“金箍棒”应该如何抡起?毋庸置疑,创新是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技术是高端升级的第一牵引力,在经济新常态和能源结构深度调整期,技术创新、产品升级足以充当能源革命的“冲锋枪”。

  实践也证明,凡是卓有成效的技术创新,无不是在市场急需的领域率先开花、在满足高端需求的行业优质布局。技术创新应借结构转型深化契机进一步释放内生动力,勇担能源清洁转型的第一驱动要素,不断激活创新动力,强化技术引领。

制造强国迈向中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