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26日 星期一

民营油企“出海”成效初显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26日   第 02 版)

  本报讯 记者武晓娟、仝晓波报道:近日,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2016年年会在京召开。总结2016年行业发展状况,会议指出,在原油“双权”(进口原油使用权、原油进口权)下放的背景下,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国际产能合作号召,国内民营石油企业正积极谋划“抱团出海”,成效初显。

  “随着原油‘双权’的放开,民营石油化工行业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已有20余家。三年前,民营企业炼油量约占全球份额的0.5%,而现在已经达到3%,从当前发展看,未来可能达到5-7%,这是史无前例的。”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会长张跃说。

  2015年底,我国炼油总能力达到7.1亿吨,位居世界第二。其中地炼企业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7亿吨,占比24%,随着国内原油“双权”下放与炼油能力过剩加重(全国平均炼油开工率只有约70%),国内不少民营石油企业正积极谋划加快“走出去”步伐,参与到国际石油贸易市场中。

  记者从会上获悉,以“装备换原油”的创新模式正在显现,即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国内优势产品、装备、技术对接沿线国家资源和市场。

  据四川省民营石油业商会会长、四川巨能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国勇介绍,今年9月,在“2016四川服务业(香港)推荐会”会上,成都西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与香港永华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刚果(布)佳柔油田工程服务承包协议》,实现了石油业务输出的重大突破。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5家地炼企业获得“双权”,其中有12家集中在山东省。原油“双权”下放对于培育山东外贸新增长极的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据与会专家介绍,预计今年全国原油进口将达到3.6亿吨,山东地炼进总原油量将达到5700万吨,约占总进口量的1/6。不仅如此,山东地炼企业在积极走出去找油的同时,也正成为国际石油市场、投资机构焦点关注的“香饽饽”。

  今年2月1日,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4.23亿元收购了壳牌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51%股权,开启了山东地炼企业史上首笔海外收购。根据山东省发改委此前批复消息显示,恒源石化将拟以总投资1.3亿美元(约合8.29亿元人民币)并购壳牌马油100%股权。

  目前,中国已有逾7万家民营石油企业。张跃认为,“顺应石油市场发展变化格局,未来,民营石油企业间兼并、重组、联合的发展浪潮一定会到来。”国内民营石油企业也正显现出联合发展、“抱团出海”的势头。

  今年2月底,由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和东明石化发起的中国(独立炼厂)石油采购联盟在济南正式成立,首批有16家成员企业加盟。该联盟将东明石化旗下的新加坡太平洋商业公司作为集中采购进口原油平台,旨在通过其发挥协同作用,增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不良竞争。

  在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的倡议下,川庆钻探、宝鸡石化、西油石油技术、成都彩星等企业也于今年共同制定了《四川省油气钻采产业联盟行动方案》。据介绍,该方案以全球规模最大的陆地钻井装备制造企业四川宏华为龙头,形成了战略性合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发展机制,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全球化研究所执行所长陶真指出,石化行业“走出去”要积极推进和俄罗斯、中亚、中东、美洲、亚太产油国的合作,积极参与中亚、中东、东南亚等区域重点炼厂项目合作;在老挝、刚果、加拿大等国建设钾盐的生产基地;同时在伊朗、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开展氮肥的产能合作。在能源基础设施方面巩固完善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战略进口通道,重点建设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跨境油气管道。

资讯
我国首份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报告发布
防城港4号机开工(关注)
民营油企“出海”成效初显
气电发展坐上政策“过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