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北京智能路灯杆上岗值班(智能充电)

集智能照明、微基站、WIFI设备、充电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本报记者 苏南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12日   第 22 版)

  12月9日,首批20棵复合型灯杆亮相北京市左安门西街,这是北京市开展复合型路灯杆科技研究项目的阶段成果。新研制的复合型灯杆集智能照明、微基站、WIFI设备、视频监控、RFID、信息发布、充电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未来将为首都智慧城市建设采集数据并提供智能服务。

  一杆多能 为市民提供贴身服务

  “北京市复合型灯杆项目结合物联网和互联网系统,通过构建的‘智慧城市接入平台’,实现智慧安防视频监控、无线城市WIFI覆盖、PM2.5智能感知、智能充电桩、市政设施监控等功能。”作为复合型灯杆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总工程师白鹭表示,该项目将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的综合运用,提升智慧城市的管理水平。作为互联网数据的载体,该项目将促进“互联网+”智慧城市运营生态圈的形成。

  记者在左安门西街看到,复合型灯杆最顶部是WIFI信号收发器,可为市民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向下是照明路灯,可根据交通流量和特殊天气调节光照度;再向下为监控探头,可对设备设施、社区道路进行实时监控;再往下是电子显示屏和环境传感器,可通过传感器监测PM2.5、温度、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等环境信息并在显示屏上实时发布,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最下端为公共充电桩,市民可用手机扫灯杆上的二维码,下载充电APP进行查询和预约充电。

  “复合型灯杆的建设既美化了道路周边环境,又避免了基础设施的不同步与重复建设,节约了投资,做到了资源整合、管理集约化”。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运维检修部副主任陈壬贤对本报记者说。此外,复合型灯杆实现单灯智能化控制,安装了该系统后,可在电脑上实时监测到每盏路灯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后,工作人员可精确定位到哪个路段的哪盏灯,省去了人工夜间巡检的环节,大大节省了人力。

  顺应城市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向新型城市的更高阶段迈进,城市公共设施数量爆发式增长,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发展,都给城市照明行业带来深远影响。由于城市道路空间承载条件有限,各类设施在灯杆上搭挂的需求日益强烈。面对各类设施对道路空间的需求,以及道路上“杆体林立”的现状,政府部门和业界对灯杆综合利用的呼声渐高。在此情况下,城市照明设施作为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基础设施,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城市中的稀缺资源,具备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开展“复合型路灯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是在新形势下确保路灯设施安全运行的内在需要,更是城市转型升级、能源转型升级大背景下城市照明行业的主动应对之举。

  201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联合成立复合型灯杆项目技术攻关组,制定了《复合型灯杆杆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方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指导。

  据了解,这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已研发完成,并开展系统测试。该项目投入运行后,在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复合型灯杆将迈向实体化推广应用,并在城六区范围内的试点道路完成100棵复合型灯杆建设。“目前,有80棵复合型的智慧灯杆正在加紧建设。”陈壬贤对记者说。

  这些灯杆按需求列表方式搭建后,不仅为百姓夜间出行提供照明,而且在平安城市建设、城市信息发布、突发事件预警、便民通讯服务、环境污染监测、应急电能供应等方面为市民提供服务。“特别是方便电动汽车车主充电,车主只需将车停靠在路灯旁,扫描充电桩二维码并安装相关APP便可充电,根据充电时间、电量等计算充电费用并通过手机支付。”陈壬贤介绍。该项目将为首都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做出有益尝试。

云杉智慧“三网一位”全新体验城市充电
资讯
关注
北京智能路灯杆上岗值班(智能充电)
蚌埠供电携手热线广播进社区(图片新闻)
蒙东经研院以高水平工程管理诠释价值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