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有取舍 有作为 有效益

晋能集团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

■本报记者 于孟林 通讯员 靳永春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12日   第 16 版)

  日前,从晋能集团召开的月度碰头会上获悉,晋能集团十月份整体经济运行平稳,60家生产矿井,有30家实现盈利;今年前三季度,该集团累计发生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亿元,降幅17.52%;累计发生管理费用同比减少8.56亿元,降幅19.69%;累计发生财务费用同比减少5.34亿元,降幅18.34%;1-9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09亿元,完成年度预算1亿元的109%。

  今年以来,晋能集团认真贯彻中央和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瞄准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三个目标,变中求进,推动发展提质增效,经济运行在逆境中取得逐渐向好的新成效。

  提升供给质量,促企降本增效

  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硬任务。按照国发7号文要求,对照山西省退出标准,晋能集团主动关停合并地质条件差、生态破坏程度大、开采成本高的煤矿,对现有的165座煤矿中的81座实施停建、缓建,涉及产能6165万吨。今年9月,该集团在山西又率先关闭了赵屋和永丰2座矿,去产能合计120万吨。同时,晋能集团发挥物流贸易优势,坚持市场导向,以销定产,基本上不存在库存问题。该集团在山西省建设了23座洗煤厂,保证所产原煤全部分类入洗,提升供给质量。

  “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减量置换解决了山西高安全标准建设的矿井受产能限制,效率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一个‘大轿子能抬两个人,却只能抬一个’的低效率运行问题。劣质产能的去除,高效产能的释放,很大程度的降低了煤企的成本。”晋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启瑞说。

  退出低效无效产能的同时,晋能集团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创新煤矿经营管理模式,挖掘潜力,降低成本。

  做好人的文章,实现用人少、效率高。泰山隆安煤矿推广综采综掘队伍自营化、机修后勤市场化、外委队伍安全准入模式,从业人员由2013年的637人减少到现在的585人,全员工效由14.5吨/工提高到20.99吨/工。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法宝,向先进开采技术要效益。长治王庄煤业在3500工作面组建了380米长的一次采全高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增加直接经济收入近1800万元。织好一张“网”,创新管理出效益。中能煤业从今年1月开始,基本电费由原来的按容量缴纳改为按需量缴纳,每月节约30万元。

  “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就是要生产讲效率、经营讲效益。”晋能集团总经理李国彪说。

  打通产业链条,补齐一体化短板

  晋能集团是集煤、电、网(电网)、物流、清洁能源发电(光伏组件制造、发电)、多元一体综合能源企业,旗下几大板块互为上下游产业链。尤其是煤电网一体化后,晋能集团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国开创了“煤电网+”发展新模式。

  今年9月,晋能电力集团、中国铝业、华润煤业、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举行签约仪式,合作共建吕梁煤电铝材产业基地,通过业务合作和股权联合,形成产业共同体和产业价值链。

  “晋能集团是山西唯一、全国少有的拥有输配电网的能源企业,利用这一特有优势,我们建设了总装机447万千瓦的低热值煤发电厂和局域智能电网,所发电量除外送外,其余的通过智能电网直接供给区域内的高载能项目,开创了‘煤炭生产+低热值煤电厂+局域电网+智能供电+高载能产业的煤电网+’全新发展模式。”王启瑞说。

  “煤电网+”的发展新模式,使晋能集团通过股份合作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条,补上了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一体化后缺少大用户的这一短板,同时也大规模降低了高载能行业的用电成本。

  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打造新的发展优势,是经济新常态下,煤企发展的必由之路。培育新动能,需要打造新高地。顺应国家新能源发展大势,晋能集团的光伏技术做到了生产一代、中试一代、研发一代,清洁能源光伏生产进入国家科技领跑者计划,文水基地的光伏产品远销欧美供不应求,在晋中建设的2GW高效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线转换效率将达到世界领先的22.5%。

  打造新优势,还要以战略眼光发现新机遇。由晋能集团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研究开发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中试技术,在石墨烯领域已经取得成果,批量化制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晋煤集团还积极布局石墨烯下游产品开发,储能和功能应用技术也日趋成熟,即将与市场形成对接。

  坚持深化改革,释放企业活力

  今年年初,晋能集团被确定为山西省国有企业改革试点单位。该集团提出,坚持深化改革,全面释放企业活力。

  在组织结构上,晋能集团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权责明确、各司其职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晋能集团坚持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明确管理层级和职能定位,力争做到上下权责明确、集权分权平衡、管控界面清晰,既要确保集团的管控力,又要激发基层的活力。

  在产业结构上,晋能集团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煤炭板块,今年将原有的165个矿优化为84座,目前投产的有60座。电力板块,抓超低排放、节能高效、热电联产、“煤电网+”,着力增加发电小时数和提高机组运营效率;发挥煤电一体化联动机制作用,化解上网电价下调带来的压力,积极参与电力改革,为集团电力消纳争得先机。

  在股权多元化改革上,晋能集团按照市场化和效益优先的原则,把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优化配置到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区域,使之成为集团发展的新动力。同时,拿出一些具备条件的企业和项目进行股权多元化试点,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鼓励探索职工入股、全员持股,鼓励试行技术股、贡献股、期权股等做活企业。

资讯
供应链服务大有可为
11月全国进口煤炭同比增66.56%(关注)
黄骅港成为中国第一煤炭下水港(图片新闻)
晋能集团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