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又到岁末年初,不唯利益重安全

■别凡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12日   第 15 版)

  安全生产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然而,近期,我国煤炭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之频繁却不禁让人唏嘘。

  内蒙古赤峰、贵州贞丰、重庆永川、湖南邵阳、江西宜春、内蒙古鄂尔多斯、黑龙江七台河等地煤矿,在近两个月内接连发生事故,造成诸多人员伤亡。而纵观全年,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发生煤矿较大事故22起,平均一个月两起。

  血与泪的教训让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矿事故频发?

  事实上,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生产的重要内容,中央到地方一直三令五申加强安全生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全生产做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指示,尤其特别强调 “红线意识”“人民意识”“问责意识”;2014年12月1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开始施行,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依据更加明确、更加严格;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等部门“隔三差五”就发布煤矿安全生产监察的相关通知、通报。

  但是,这些“自上至下”的安全生产意识并没有完全护佑一线煤矿的生产行为。煤矿生产重特大事故的接连发生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

  一方面,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一些员工在岁末年初出现懈怠,一些企业为追求效益“抢工期”,一些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意识的放松必然导致行为的失准。安全生产这根弦松了、“红线意识”薄弱了,安全隐患累积多了,事故的萌芽就开始生长。

  另一方面,近期煤价的反弹也使得一些利欲熏心的企业蠢蠢欲动。近几个月煤价的反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实施,使得煤炭供需在短期内趋于平衡。但是煤炭市场的需求并没有根本好转。然而,部分煤炭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是意识到了,却无法摆脱利益的驱使而铤而走险,出现了已经停产的煤矿复产、减产的煤矿加大产能的苗头。为了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安全被置之脑后。12月3日12时左右发生爆炸事故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宝马矿业公司就本应在停业整顿期间。

  “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这句话虽然几乎每天都被提起,每天都挂在生产一线的墙上,但是究竟有没有深入生产者和监管部门的内心却很难保证。思想影响行动。安全生产的意识不强,安全生产的工作就难以到位。必须摒弃岁末年初的懈怠!必须摒弃为了金钱忽视安全的想法!“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是陈词滥调,而是必须天天提、月月提、年年提,真正让安全生产深入人心,让“安全”成为“生产”的“紧箍咒”。

  意识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再好的规章制度没有有效的执行也成了摆设。实现安全生产,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安全措施落实到煤炭生产的方方面面。对于煤矿工人来说,在生产中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拒绝与超能力、不安全生产为伍是对自己与家庭的负责;对于企业来说,不被经济利益遮蔽双眼、严格执行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要求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基层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对不安全因素“零容忍”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对职工生命的尊重。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不要“带血的GDP”!在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时期,安全生产的水平同样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一。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肩负着对煤矿工人生命的尊重、对煤炭产业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稳定和谐的贡献,煤炭生产必须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不动摇!

资讯
又到岁末年初,不唯利益重安全
同煤攻坚千万吨级采掘面粉尘治理难题
开滦林南仓矿提升急救能力(图片新闻)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周评(煤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