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智能电网设计的新跨越

特约通讯员 李嘉逸 陈卓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05日   第 25 版)

  11月10日,由中国能建中电工程(简称“中电工程”)牵头设计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荣获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该奖项是我国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奖项。

  近年来,多能协同与互联网思维不断实现深度融合,结合了“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的能源互联网技术受到关注。中电工程巩固传统电网业务优势地位,以创新促进转型,主动调整在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的布局,不断实现智能电网设计技术的升级跨越。

  新布局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

  中电工程智能电网技术中心紧跟行业技术热点,及时转换规划咨询工作思路,向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等领域布局拓展。

  2015年,中电工程智能电网技术中心和中电工程西南院共同承担了“四川省能源互联网发展研究”,围绕四川传统能源产业目前存在的“水电消纳”“天然气利用”“煤炭石油消费”等若干结构性因素,旨在解决能源互联网在四川落地的关键性问题,加快把四川建成全国领先的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基地和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将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今年,该课题通过了专家评审,受到高度评价。借助四川省能源互联网发展研究,中电工程初步掌握了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构架和发展模式,完成了从纯电力到多能协同规划的尝试。 

  新拓展

  作为传统的电力咨询设计单位,以往的设计业务都集中在建设期,鲜有对生产运行期的跟踪服务。利用工程建设中积累的设计技术优势,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提供增值服务,为设计单位拓展业务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虹桥商务区能源中心站示范项目是上海虹桥商务区实现低碳商务区建设目标的主要工程之一。该站为区域供能系统,但建成后运行情况并不理想,特别是在低负荷情况下的运行效率较低、运行成本很高。中电工程华东院积极尝试,开展了“上海虹桥商务区能源中心站低负荷情况下区域电力燃气优化供能研究示范”项目,建立了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实现了能源侧的燃气发电设备、储能设备与用户侧的应急功能设备、用能调节控制设备统一优化协调控制。

  协调优化节能控制系统的投运,极大地提高了能源站在低负荷情况下的总体运行效率。根据估算,低负荷情况下能源站的运行成本从1273元降低到726元,能源综合利用率从90.41%提高到93.92%,节能效果非常显著,为服务已投产项目的生产运行,延伸了业务的广度和宽度。

  新理念

  目前我国各级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传统机房设计往往都按照常规配置,并未针对其节能控制展开专门的研究,因此机房节能技术普遍落后,能源效率低下,能耗成本基本在硬件成本的1.5倍左右,远高于业内平均水平,节能潜力巨大。

  中电工程东北院瞄准这一市场机会,积极开展了创新实践。在《电力调度通信楼机房工艺设计节能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东北院组建专门的研发团队,开发了机房节能控制器,经过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建模计算,最大化提升机房的节能效果。

  该套硬件控制器作为一款优质的机房能源管理设备,使机房能耗下降50%。目前,已成功在国网蒙东电力试运行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放眼市场,仅在电力行业,其区域级、省级、地市级电力调度通信机房的市场规模就相当可观,若推广至其他行业的数据中心建设市场,市场前景将更为广阔。此次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电力设计院只能做设计的旧观念,开创了中电工程智能化业务的新模式,形成了从单一的勘测设计咨询服务到产品提供、运维服务的新产业链。

创新工作室 促提质增效(提质增效 转型展发)
葛洲坝PPP业务强劲提速
水电发展看七个关键词(关注)
汉孝城际铁路 正式通车运营(图片新闻)
智能电网设计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