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2月05日 星期一

江苏油田低碳绿色模式成名片

王庆辉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2月05日   第 14 版)

  走近中石化江苏油田位于扬州江都区邵伯镇的邵14接转站,一排排太阳能装置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冬季已到,但该站的太阳能和天然气联合供热方式仍能满足站内生产系统供热。

  近年来,江苏油田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按照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富有水乡特色的资源节约型油田,获得国家发改委授予的“中国能效之星”称号。

  在联盟庄油区,一座白色的天然气发电机房格外引人注目。它将油井伴生气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年发电量达400多万千瓦时,为油区电力设备提供绿色动力。

  联盟庄油田为高饱和油气田,伴生气日产量达到1.84万方。通过天然气发电,既实现了绿色环保,又将天然气资源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了解,2015年至今,江苏油田共实施能效倍增计划项目10多项,包括以气代油工程、天然气发电项目、污水余热利用项目、电系统优化改造项目等。

  “在当前油田发展的极寒期,我们在实施能效倍增计划时,更注重投入少、见效快、应用范围广的节能措施,力争实现环保和效益双赢。”江苏油田HSE(健康安全环保)副总监、能源与环境管理处处长石健说。

  以气代油工程将井口零散的天然气收集起来,变废为宝,通过新型套管气回收技术,分别为周43、沙7等23座井站供热,实现年累计节约自用原油折合标准煤5142.16吨。

  光伏发电也为油田能源结构调整增加了新亮点,在周41站中转站,太阳能发电已经成为站内能源供应的主力。

  “目前,油田光伏发电技术已经成熟,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家对光伏发电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实现规模应用。”油田工程技术专家刘松林说道。

  能耗每降一分,效益就增一分。走进富民采油管理区纪5站,会发现这里的储油罐保温居然是利用废水加热的。

  从地下采出原油时,不可避免要同时采出水,这些污水看似废水,在油田节能技术人员眼里却是被埋没的金子。

  “我们利用空调采暖的原理,将污水中的余热通过热泵提取出来,再换热给循环水,从而满足站内保温需要。它代替了原来的电加热和锅炉加热,更节能也更安全。”工程院采油室主任师朱锋说。

  从太阳能供热到天然气发电再到污水余热利用,众多特色节能项目成为水乡油田绿色发展的名片。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迈步“价格”
资讯
普光气田做好冬防保温工作(图片新闻)
关注
中国油气发展面临五大挑战
江苏油田低碳绿色模式成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