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18日,以“创新驱动与电力转型发展”为主题的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能源经济新常态,牢牢把握能源发展新理念,积极引领能源科技新方向,努力实现能源转型新变革。”在开幕式上,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李冶用四个“新”诠释了本届年会的主题。
面对“新常态、新理念、新技术、新变革”,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郑宝森指出,创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经济高效、智能开放的能源系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电能在能源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电力的转型升级是能源革命的核心和关键”。分析我国能源特别是电力行业的转型升级时,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强调,在成绩卓著的同时,传统能源产能过剩、清洁替代任务艰巨、可再生能源遭遇瓶颈、能源整体效率偏低、相关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等挑战不容忽视。
系统革新:
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协同利用
随着以风电、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开发程度不断加深,其规模化消纳问题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但在未来长时间内,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仍不会改变,‘混合能源’时代将会持续50甚至10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认为,在新能源不断接入的过程中,传统电力系统一方面要应对发电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等新型用能装置的出现也使得用户侧的波动性增强,“传统电力系统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过渡到新能源电力系统。”在系统变革的背景下,包括发电侧的火电、水电、新能源电力和需求侧都应被视为可调度资源进行协同开发利用,“以传统的燃煤发电为例,除高效、安全、环保的要求外,要着力开发其灵活性来消纳更高比例的新能源。”
此外,刘吉臻强调,新能源本身存在大规模聚合效应,“要充分利用大规模风光互补,加以精确测量实现新能源的优化调度和消纳。”同样,国家电网公司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也指出,通过大能源发电系统的自补、它补和互补可以进一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和常规能源一体化发展。
聚焦面向未来的高新技术
在能源特别是电力系统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面向未来的高新技术层出不穷。能源互联网、储能电池等更是成为技术创新的宠儿。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指出,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除高压和交直流特高压的大电力系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外,宜着力发展接近需求侧的智能能源互联网及智能能源互联网群。
在储能技术方面,防化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指出,通过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完全可以优化现有储能电池并进行商业化运行。“目前铅炭电池的商业化已经崭露头角。国家已经开始资助演示铅炭电池用于可再生能源储能,用于‘削峰填谷’储能,经济效益显著。”
年会同期颁出了“2016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等114个获奖项目涵盖了电气、水电、火电、核电、可再生能源电力等多个领域。在并行的多个专业论坛和主题活动中,外绝缘及绝缘子技术、电力保护和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纷纷引发与会者关注和热议。
学术建设助力行业创新
在本届年会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发布了《CSEE专业发展报告(2015-2016)》、《CSEE专题技术报告(2016)》和《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指出,当前国内相关行业的学术研究,在课题选择上往往是追随国际热点和前沿,技术路线上也多跟踪模仿,“这使得行业创新有些时候从源头上便丧失先机”。为此,中国机电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梁曦东表示,“我们邀请亲历者记录下不同专业和学科发展过程中关键节点,希望有助于后来人走出追赶阶段学术发展路径依赖,这也是我们编写报告的初衷。”
据梁曦东介绍,相比于前两份报告,《2016年电力新技术目录(电网部分)》的针对性更强,包含了14个技术领域、230余项新技术。梁曦东告诉记者,针对具体的技术应用,由于电力系统输变电网络覆盖范围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条件、电网运行条件都存在很大差异,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设计技术,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潮流计算以及电气参数选择时,就要充分分析风电机组类型、风力对风电场出力的影响。根据风电场规划总装机规模、场内集电线路数量结合海上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等,确定海上升压站的最终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