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冬供压力最大城市如何保供?

凛冬将至,北京用气需求预计将再创新高

■本报资深记者 仝晓波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1月21日   第 02 版)

  厄尔尼诺刚走,拉尼娜接踵而至,我国提前迎来了今年的寒冷季,这也使得北京市不得不提前于往年两天,于11月13日开启供暖。

  作为国内首个天然气供销量均突破百亿方的城市,同时,身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核心要地,北京天然气冬夏季需求峰谷差已高达15:1。供暖伊始,管理运营着北京近97%气量的北京燃气集团便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考察机构,也收到了批量媒体的采访申请。

  让人欣慰的是,记者在北京燃气集团采访时获悉,11月13日北京冬供第一天,该集团供气量为5900万方,11月15日(往年冬供首日)供气量达到6300万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而据预测,2016年—2017年采暖季北京天然气需求量预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7.26—12.74 亿方,达到约112.3亿—117.8亿方,日高峰用气量将达到1.03—1.18亿方。

  单日用气将再创新高

  近年来,北京一直大力推进天然气发展,目前北京五环内已基本完成燃煤锅炉改造。随着华能天然气热电项目三期2017年正式投产,北京将成为一个完全由天然气发电的城市。此外,北京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煤改气,到年底将可完成79个农村的通气工作。 预计全年北京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158亿方,与去年相比增加20亿方。

  北京气源主要来自于陕京一二三线、西气东输管道、大唐煤制气、大坨张地下储气库以及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站。

  “预计今冬天然气用量会大幅增加。上个供暖季北京单日最高供气量已创历史新高,达到1.05亿方。今年将再创新高,最高可能会达到单日1.18亿方,就北京而言,单日最高可能会达到1.2亿方。” 北京燃气集团运营调度中心副主任关鸿鹏说。

  “硬件”保障基本到位

  关鸿鹏指出,北京燃气集团早于年初就加强了与供气单位中石油的沟通,从气源保障、安全运营、设备维护、应急供气等方面展开供气保障准备。“到目前,我们在气源协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前期的相关准备均已到位。为保障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今年的好多建设项目都是空前的当年立项、当年批复、当年实施。”

  记者了解到,为增加大坨张地下储气库向华北地区的供气能力,今年中石油建设了大港到永清的联络线——港清三线,预计将于11月底投产;建设了安平加压站,供气紧张时可通过陕京线和西气东输线的联络线,将西气东输线的气集输到陕京线供华北使用。上述两条联络线可为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共增加约700万方/日的供气能力。同时为接收曹妃甸LNG建设了宝坻到西集的联络线。

  事实上,无论天然气管道,还是地下储气库,北京目前已经没有调峰的拓展空间。以陕京线为例,目前华北地区沿线高峰时的天然气用量已经超过了陕京一二三线共计1亿方/日的供气能力,陕京管道一到冬季就满负荷运行,基本没有调节量。而随着京津冀等华北地区煤改气工作的推进,未来陕京管道将面临非常大的供气压力。待陕京四线明年11月底投运后,将可增加约5000万方/日的供气能力。

  关鸿鹏进一步指出,早些年北京市建设的12个调峰储罐,只有约80万方的应急能力。但在目前单日用气量超过1亿方的情况下,这12个罐调峰作用大幅下降。同时,受施工条件限制,北京市内也不可能再建大型LNG储罐。 

  多年来,北京燃气集团积极投资中上游建设。唐山曹妃甸LNG接收站的建成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北京冬季用气紧张。据介绍,今年北京燃气集团自主采购了10船LNG,将在供暖季期间陆续在曹妃甸京唐LNG码头完成接收,气化后经中石油永唐秦管道输送至北京,首船气将于11月20日到达。根据规划,未来曹妃甸LNG接收站将新建总计约4亿方储气能力的4个LNG储罐,同时增建一个LNG接气码头,预计将最晚于2019年投产,其中有2个共计2亿方储气能力的LNG储罐完全由北京燃气投资,预计将可为北京增加4200万方/日天然气供应量。该项目目前已立项,正在等待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文件下发。

  需求侧管理,智慧燃气提升空间大

  据介绍,在冬供燃气量大幅增加的形势下,北京燃气集团深入分析历年采暖季用气规律和影响因素,加强下游用户沟通,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编制了一系列控量保供、应急调峰预案,比以往更加精细、科学化安排了减供序列。此外还加大宣传力度,希望能促进用户自主控制用气量。

  同时,“北京市冬季热电气联合调度指挥中心”已逐步建立起有效的长效协调机制。冬供期间,该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对“北京市热电气联调联供监控平台”的执行力度,实现实时信息沟通和计划的无缝对接,同时启动城市管网三级指挥调度系统对全市燃气管网运行工况实时24小时全程监测,并扩展信息化服务渠道,通过与生产系统的整合优化,保障全市燃气的安全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在加强需求侧管理方面,燃气“智能化”在提升配气效率、保障用户用气安全性方面还有很大空间,而这也是燃气行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走向。

  “过去是有气随便用,现在需要深入研究分析用户的用气规律,将用户的需求与天然气的采购、输送和调配通过远程调控,实现自动匹配,借助智能化精细管理,提升效率,节约用气。”关鸿鹏说。

  目前,我国在燃气“智能化”方面尚属起步阶段。但远程抄表、智能管网、智慧燃气的理念已在行业内盛行,相关产品也已在市场推出。记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将首先在五环和六环管网上实现智能化优化调整,以期达到快速应急响应目的,见效后逐渐向市内其他环线拓展。同时北京也已于前年开始在亦庄推进了智能化燃气区域管理试点。

  “价格调节供需”效果待现

  目前我国80%气量的非居民用天然气已经实现供需双方自主协商定价,国家发改委日前也明确了天然气储气调峰价格市场化政策。如此,今后在冬季用气高峰时期,依照市场规律,天然气涨价不可避免。

  此前据市场消息,为缓解保供压力,中石油计划11月20日起将非居民用气基量销售价格统一上浮10%-20%。北京也于近期收到了中石油的涨价通知,从11月20日起,中石油供北京的天然气门站价将上涨15%,这意味着供暖季期间北京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将上涨约0.3元/方。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市尚未向用户发布相关涨价通知。 

  有业内专家指出,供暖季北京的天然气需求是刚需,此期间90%以上用气量来自非居民。“即便不涨价,天然气发电厂都需要政府补贴才能生存。”这也意味着在当前市场机制下,无论天然气如何涨价,都需政府买单。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今冬恐难‘兑现’中石油上述涨价。”这位专家说。 

  上述专家指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无疑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但目前完善的市场化机制尚未建立,不少下游用户如天然气发电厂的生存还要依赖政府补贴,价格平衡供需,以及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想要真正发挥调峰作用,现在看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部委信息
冬供压力最大城市如何保供?
能源市场变革 呼唤有效监管(关注)
行业创新助推电力转型
“固态氨”技术有望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