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10月10日   第 13 版)

  国家级危化品储存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启动

  本报讯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日前发布消息称,9月24日,国家级重点项目“典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安全预警与防护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以建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全生命周期和完整性管理为研发目标,将有效提升我国典型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安全监测预警与防护水平,减少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事故数量和经济损失,为企业生产、环境保护、社会安全保驾护航。 

  近几年,天津港危化品仓库爆炸等重特大事故给企业生产和社会安全带来极大影响。针对相关事故中所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多家企业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管理,联手开展“危化品储存设施安全预警与防护一体化”项目研究。 

  这个项目由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牵头,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等8家单位和院校参与,今年7月通过国家立项审查,获得国家首批“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项目负责人、“危险化学品安全领域”973首席科学家郑小平教授介绍,我国的化学品储存设施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储存设施的监测手段缺失或失效,以及信息处理失效或延时。这个项目基于储存设施全生命周期和完整性管理的监测预警及其防护一体化,消减信息失效和延时问题,可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管理中起到防灾减灾作用,预计到2020年实现危险化学品储罐的无缝隙化管理。

  (石文)

  

  青海第一口

  累计产量万吨井诞生

  本报讯 中石油青海油田扎7井日前累计产油1.2万吨,一举成为青海油田扎哈泉地区第一口累计产量突破万吨的油井。值此,扎哈泉油田实现了增储建产双丰收。

  扎7井投产于2013年10月16日,平均日产量5吨左右。2011年钻探的扎2井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揭开了扎哈泉油田勘探的神秘面纱。青海油田按照“沉积体系定相带、储层预测定目标、圈闭评价定井位”的岩性油藏勘探研究思路,共部署预探和评价井共计40余口,不断扩展油藏规模,历时四年,共落实四个“甜点区”,四套含油层系,形成亿吨级储量区,实现了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的突破。增储的同时,他们边预探、边评价、边试采、边建产,发现了新层系,扩展了老油藏。2014年开始进行规模建产,计划整体建产能25万吨,已建成产能15万吨,累计产油18万吨,实现了高效、有效动用。

  今年8月,青海油田在扎哈泉两个较成熟的区块成功提交了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00多万吨。由此,扎哈泉油田正式诞生。与此同时,为了实现扎哈泉效益建产,青海油田在扎哈泉开展了第一个建产“试验田”。所谓平台式、工厂化钻井建产模式就是实现钻完井批量化和流水线施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发挥这种建产模式的优势,青海油田今年计划实施21个钻井平台,截至目前,这个区块今年已有16口油井投入生产,平均单井日产油近5吨,平均机械钻速达到27.22米/小时,大大加快了扎哈泉油田效益勘探开发的步伐,建产时效提高了10%,建产成本下降了10%,实现了增储建产双丰收。

  (吉海坚)

  

  6个石油石化实验室

  成为国家工程实验室

  本报讯 国家发改委日前正式公布国家工程实验室名单,公布了16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其中石油石化领域共有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入围。

  中国石油有3个实验室入围,分别是中国石油长庆石油勘探局、管道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分别承担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油气管道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同时,石油石化领域入围的还有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承担的石化工业水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中海石油研究中心承担的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担的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

  据悉,发改委主管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属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企业、转制科研机构、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设立的研究开发实体,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加快中国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魏枫)

资讯
我国自建深水综合勘察姊妹船完工
中国燃气打造综合能源运营网络
镇海炼化院士工作站揭牌并启动(关注)
西北油田高“性价比”注气驱油成降本增效手段(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