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9月26日 星期一

“一带一路”建设是电力企业历史担当

——观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有感

钟清平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9月26日   第 11 版)

  “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东方智慧,是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伟大倡议。面对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政治格局、民众期待,“一带一路”的宏大蓝图从何着手、如何启航,是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者的中国必须首先作答的重大发问。日前播出的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带给了我们思索的路径和实践的启迪。

  电,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设施中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如同空气和水之于人的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目前在不少地区电力还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必须加快能源建设,拥有充沛的能源才能支撑其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第三集《光明纽带》,聚焦中国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的能源建设情况,用大量生动事实和显著的新旧对比,突出了能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先地位和基础性作用,展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电力建设给当地普罗大众带来的巨大福祉。

  借助巴基斯坦五年级女生曼娜扎的故事,《光明纽带》说理于微、藏巧于拙,甫一开篇就击中了观众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地方。生性活泼的曼娜扎,放学后不敢片刻停留,匆忙赶路因家,只为在日落前把作业做完,因为她所在的村庄缺电。中国三峡集团在当地投资兴建的卡洛特水电站的开工建设,为曼娜扎的生活改变带来了希望。这个故事以滴水见日的纵深切面,为我们徐徐打开了一幅蓝图画卷:中国能源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面合作共促能源大发展、民生大提升、工业大飞跃的动人图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数处于工业化初期,在《光明纽带》中反复提及的“清洁能源”和“工业化”这两个关键词,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取向和价值考量。

  通过纪录片宽广的航拍视角和雄浑的画外音,我们看到在非洲国家几内亚,中国三峡集团承建的凯乐塔水电站的投产运营使该国的电力装机总量翻番,一步跨入电力自给自足的时代,该项目被誉为“几内亚的三峡工程”,因其对几内亚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被该国央行作为货币的背景图案。在巴基斯坦,当地人扎黑德爬上风机80米高台检查风机运转,那是中国三峡集团在巴基斯坦投资建设的风电场的一个普通工作场景。

  作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企业和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中国三峡集团紧跟国家战略,积极布局“一带一路”能源建设,通过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为沿线国家提供清洁能源保障。也因此,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成为《一带一路》六集纪录片中唯一受邀出镜的央企负责人,他在《光明纽带》中所言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心声:“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我们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扩大了经营规模,输出了中国技术、品牌和优质产能”。与之呼应,纪录片中几内亚总统孔戴充满感情的说“我们有意愿与中国政府与中资企业合作,这对双方都很重要”,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也诗意地表达了对能源的期待:“能源问题的解决,不仅仅是满足民众需求那么简单,更能够照亮整个巴基斯坦。”

  开发清洁能源、编织“光明纽带”,正是中国电力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胸怀大格局、整合大产业、布局大手笔、开创大未来的时代机遇与历史担当。

  (作者供职于三峡集团)

资讯
5亿补偿火电,四川水电很委屈
关注
沙坪水电厂房二期预制梁全部架设完毕(图片新闻)
“一带一路”建设是电力企业历史担当
乌东德水电左岸机组安装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