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聚焦关键设备及水下生产系统研发

中海油明确“十三五”设备国产化方向

李炜 马强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9月19日   第 14 版)

  深水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已成为世界石油界追逐的热门领域,同时对深水石油勘探装备也提出更高要求。日前,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公布2016年版《国产化设备研究成果清单》,从源头上为中国海油“十三五”期间设备、材料的国产化进程指明方向。此后,公司将进一步聚焦关键设备、水下生产系统研发,力争在“十三五”实现国产化。

  应对低油价的应急之举?

  提起国产化,很多人会与当前低油价挂钩。人们通常认为进口设备好用、问题 少,国产设备问题稍多,但价格低廉。

  中国海油最初在1995年推行国产化时,也恰逢低油价。不到10美元的低油价,让当时的绥中36—1建设压力重重。由该项目开始,中国海油开始逐步推进国产化。

  在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工程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洪毅看来,推进国产化,油价只是诱因,最根本的还是国内工业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此前,国内企业技术实力落后,尤其是大型旋转设备,海上平台只能选择价格高昂的进口设备。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很多设备、材料已能满足海洋石油的需要。

  推进国产化还隐藏着另外一笔账:国内海上平台采用国产设备、材料,意味着至少可以降低30%的项目投资,个别领域甚至超过50%,运维费用也会大幅降低。

  2015年,中国海油总公司成立“三新三化”领导小组,聚焦设备、材料的国产化进程。研究总院也成立降本增效国产化小组,对国产化设备进行全面攻关。

  中国海油国产化率很低?

  “中国海油的国产化率怎么那么低?”这样的声音曾让公司承受不小压力。

  “这是社会的误解!”多年参与国产化工作的洪毅显然不服气。

  通过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对海上平台、FPSO、陆上终端的全面梳理,目前中国海油没有实现国产化的设备有136项,小到阀门、材料,大到燃气轮机、原油发电机。数量不少,但相较平台全部设备、材料,所占比例不足10%,而且包含了用量极小的施工类专用用具。1995年至今,中国海油的国产化设备设施台套数率已从不足30%提升到90%以上。

  目前,针对尚未实现国产化的136项设备、材料,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已公布首批攻关名单,所涉及的35个设备、材料将在后续项目的基本设计中逐步推广。据估算,如“十三五”攻关规划全部落地,公司国产化设备设施台套数率将达到96%以上。

  只选用成熟的国产设备?

  采用国产化设备的意义不言自明,但很多时候又会陷入“死循环”:从生产角度出发,项目管理者倾向于使用成熟设备,但新产品研制成功后,必须进行长期的现场检验才能持续改进。

  项目管理者“不愿惹麻烦”的心态一度成为设备国产化的制约,相关设备因此失去了持续改进的机会。而那些有幸被使用的设备,却在使用中逐渐成熟。如平台用电气设备,通过公司与厂家的持续攻关,目前公司平台所用电气设备已基本实现100%国产。

  “包容心”是洪毅提及最多的词汇。他认为,国产大型设备,特别是水下生产系统,需要公司的全面支持。产品研制成功后,会经过严格的首台套风险分析、测试,但也必须经过持续的现场使用才能发现更多问题。对此,采办方、项目管理者要给予足够宽容。

资讯
中海油明确“十三五”设备国产化方向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关注)
长江经济带油气页岩气调查取得重大突破
河南油田让旧油管修复升值(图片新闻)
西南油气田天然气脱硫技术跻身国际一流
中石化易派客联手中国钢研推出钢材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