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精益服务 绽放海西

■本报记者 陈哲 特约通讯员 张海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8月22日   第 27 版)

  宁德核电一期竣工现场
  广东院/供图

  7月21日0时5分,海峡西岸首个核电工程——宁德核电4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具备商运条件,宁德核电厂一期工程胜利完工。从2008年2月18日第一罐混凝土成功浇灌至今,宁德核电“八年抗战”圆满收官。此时,承担了一期工程全部4台机组常规岛设计及部分BOP设计工作的广东院员工们,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三维设计 广受赞誉

  宁德核电站是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颁布实施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核电项目,是同类型机组中最快投产的核电项目,也是目前我国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自主化、国产化程度最高的核电站之一。该项目一期1-4号机组常规岛主要由广东院设计,土建和BOP建安工程主要由天津电建承担。

  与同类核电站项目相比,宁德核电的设计周期大幅缩短。为了高质高效完成任务,广东院宁德核电项目在设计中一改传统的设计模式,从司令图开始就进入全三维设计。无论是司令图内部咨询还是外部咨询,专业间配合还是设计分包商之间的配合,现场施工还是后台技术支持,广东院均采用三维设计模式。在设计过程中,广东院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CPR1000工艺管道和管件数据库,结合核电站运营实际情况,先后对常规岛地下设施的布置、低压加热器抽壳方案、密封油组布置方案等多个设计方案进行科学优化,在通道、检修平台和操作空间上进行了更人性化的改进,使常规岛的布置更加合理,不仅提高了出图质量,而且加快了设计进程。

  在工程现场,如业主或施工人员对设计有疑问,利用广东院三维模型就能更加直观、及时地分析问题。不仅高效地解决问题,也让业主和现场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提高沟通效率,保障图纸及时有效落地。从2008年2月宁德核电站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到2013年4月15日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运,历时61个月,不仅率先完成了安全改进项实施工作,同时创下了同类型机组最快投产的新纪录。

  在电缆敷设方面,常规岛负荷(5米分辨率级)精确定位率100%,全岛电缆自动机敷率100%,常规岛电缆长度较参考工程下降约10%,设计效率成倍增长,电缆敷设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大大提高。4号机组47天的装料准备工期、65天的临界后机组启动工期不含小修,均刷新了宁德项目工期纪录,尤为突出的是247项PAC尾项,达到同类机组中的最低水平。从业主到设计公司,从工程公司到现场施工人员,广东院的三维设计技术获得广泛赞誉。

  全力以赴 优质服务

  广东院围绕宁德项目各重大节点构建了全方位的立体保障体系,在设计公司的要求之上,对项目现场工代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建立了“常驻+特派”工代服务制度;完善并加强以主设人、专业资深专家和主任工程师为主体的24小时On Call技术支持团队,现场急件保证24小时内答复;重大节点设总驻场指导,并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到现场技术支持等。对突发事件,设总、主设人、工代加班加点,积极提出解决方案。良好的沟通、及时的解决问题,广东院一如既往的优质服务数次得到了业主及总包方的肯定。

  为了能够随时了解项目进展以及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工代组成员保证上下午至少各一次下到厂房巡视,施工高峰期甚至全天陪同各施工单位技术员处理现场问题,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由于机务专业系统众多,接口的技术员也相应多于其他专业,机务工代一天跑遍常规岛四五遍是常有的事情。绝大部分紧急问题都是直接在厂房现场解决,当遇到现场无法直观分析问题时,相关人员便需要集中开会,共同参考三维模型,从中找到最优解决方案。

  日复一日,夜以继日。随着一期工程的全面竣工,工代组成员终于有时间认真地关心家里的琐事、终于有时间补偿亏欠了妻子20个月之久的蜜月旅行。

  2016年7月27日,在宁德核电现场召开的宁德核电一期工程总结表彰大会,广东院被授予“宁德核电一期突出贡献奖”。这个奖项代表着业主方对广东院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广东院勇于担当、快速响应、严谨细致服务精神的褒奖。

精益服务 绽放海西
资讯
“超检”百万塔式炉(新闻特写)
辽宁省最大农业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图片新闻)
北部湾崛起安净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