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8月22日 星期一

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 谁是能跳过龙门的鲤鱼?(光伏融资难系列(十五))

■红炜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8月22日   第 04 版)

  分布式光伏发电,特别是给了中小企业在能源行业创业的机会,这样的企业不少于5000家。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既是规模经济市场,又是金融属性突出的市场,在这个市场得金融支持者得天下,但能得天下者一定为数不多。太多做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或服务的朋友关心这一市场的融资难问题。在笔者看来,这一问题不仅事关企业融资,更事关企业未来。

  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为什么难

  没有标准电站,难有规模融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从来追求标准、规模和可复制,但是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市场,一方面未来市场空间巨大,持续融资需求巨大。一方面受不同建筑的法律、结构、日照、补贴政策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形成标准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于是从融资逻辑的角度,必然形成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没有标准电站——没有标准金融产品——没有融资的规模复制——没有金融机构愿意提供服务。

  如何破解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难

  投资或服务机构打造个体信用标准,金融机构可持续地服务于这一标准。没有标准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打造出一种金融机构认可的标准就成为解决融资难的核心。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分为两种需求:为自己的项目融资和为他人的项目提供融资服务。目标不同,本质相同,解决融资难的方法也相同,这就是在项目融资思维的基础上,在缺少产业标准、信用体系的背景下,把自己的投资或服务管理和结果变为一种金融机构认可的信用标准。于是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市场,应当形成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投资或服务企业形成金融机构认可的标准——金融机构为这个标准服务——投资或服务企业业务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规模不断扩大。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破解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难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融资市场,90%以上的企业是无法突破融资难关的。一个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创业的企业,要突破融资难关必须跨越两大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独特的销售思维和商业模式,能够形成一定规模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结果,并且未来还将快速形成更大规模的市场结果;第二阶段,把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和已建成的规模分布式光伏电站,打造成为一种银行认可的信用标准;把企业已被市场广泛认可的独特商业模式,变成为银行能够看得到的巨大市场空间。相信绝大多数创业企业,难以逾越这两个阶段,因为企业基因不同。有金融意识的人很多,但具有比金融机构更具金融意识的人一定不多;追求独特商业模式的人很多,但独特商业模式太多了也就难以称之为“独特”;知道拼搏的人很多,但是既比别人更拼搏又比别人更善于学习的人一定不多。这就像在股市好的时候,大家都在赚钱。股市不好的时候,少数人赚钱。不管股市好还是不好,十年、三十年还在稳定赚钱的一定只有几个人。

  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从量到质的变化,从2016年开始,中国光伏企业也将开始从量到质的变化。这个变化具体到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创业的企业就是:依托强大的国家政策支持,不是能不能活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的比别人更好、比别人更久的问题,金融对一个企业的认可将从此拉开各个企业之间的生死距离。这是因为光伏发电毕竟属于能源产业,能源产业属于规模经济,在规模经济市场,垄断的现象一定会出现,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也概莫能外。

  对于光伏企业正在开始的质变,对于业务规模、金融认可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中企业的生命攸关,已经让不少企业倍感压力。比如上海中普节能的王承德说:光伏电站分为大型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前者每度电补贴0.98元在资本市场股票大涨,后者每度电补贴加收益1.40元,可不明白为何没人在资本市场讲故事;再如不久前首信阳光CEO刘道伟曾对笔者说:将来在中国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只会剩下东南西北四大区域的垄断企业。这是符合市场规律方向的。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创业的不少于5000家企业中,谁将率先在资本市场讲故事?谁将成为那几分之一?谁将成为“跳过龙门的鲤鱼”?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笔者不能肯定哪些企业一定能够跳过龙门,但是能肯定哪些企业难以跳过龙门:没有独特商业模式的企业,没有金融基因的企业,对以上问题缺少认知或虽有认知却不能艰苦付出的企业。另外,大型企业天然不具有开拓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的基因,只是晶科能源好像正在成为例外。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市场,在笔者极其有限的视野内,能够看到的已经突破或正在突破或可能突破的企业也就那么几家:为自己的项目融资的,有北京君阳、上海中普;为他人的项目融资的,大型企业有晶科能源,创业企业有晴天科技、首信阳光。

  在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评判谁能“跳过龙门”的只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懒惰的,他们只想做标准化、规模化的服务。也正是因为这种懒惰,金融机构又是最挑剔的,他们用最挑剔的眼光,在评判哪一家企业的投融资管理和已经建成的规模分布式光伏电站符合他们的标准,哪一家企业可以成为“跳过龙门的鲤鱼”。

  (作者系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院长)

加快储气库建设 切实提升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
电力大数据应用可拓展经济学研究思路
分布式光伏电站融资 谁是能跳过龙门的鲤鱼?(光伏融资难系列(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