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表明了一家企业对核心技术的信奉和专注。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再次重申,无论是专业化也好,多元化也罢,格力始终不变的是“专注”。
此前,格力方面披露,拟向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珠海银隆100%股权,并计划向含员工持股计划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配套募集资金。
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魏银仓向媒体表示,银隆与格力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核心技术的“专注”。或许,正是这种相同的企业气质将两家企业的手牵在了一起。
看上电池核心科技
在外界看来,格力之所以愿意大价钱收购珠海银隆,正是看中银隆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所掌握的钛酸锂核心技术。
魏银仓称,近年来,银隆新能源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绩,获得了19家央企的投资。归根结底,与银隆新能源掌握的核心技术——“银隆钛”密不可分。
据了解,钛酸锂技术曾广泛应用于美国航母与潜艇、英国海军等领域,产品的安全性能优势明显。2010年,珠海银隆战略控股了全球钛酸锂技术的领军企业——美国奥钛纳米技术有限公司,并将其钛酸锂电池核心技术、生产线和销售体系收入囊中,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控股了美国奥钛的银隆又对钛酸锂电池技术进行了持续研究和创新,一举攻克了业内公认的“高安全问题”、“严寒环境条件下使用问题”、“快速充放电问题”、“电池寿命问题”及“电池产业化问题”等五大难题,从而形成了自己“银隆钛”核心技术。
魏银仓向记者表示,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安全性是基础。钛酸锂电池不使用碳作为负极,安全性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除了安全性外,还具有6分钟快充放、耐宽温、30年循环使用寿命等优势。
魏银仓坦言,钛酸锂电池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也有自己的劣势,比如,能量密度相对偏低。为此,银隆投入了大量技术力量进行专题研发。2015年,银隆研发的第四代高能量密度钛酸锂电池,与第三代相比成本下降40%,能量密度提高30%。
不过,魏银仓说,“90%以上的消费者每天出行距离在50公里以内,不必放弃90%的市场而去追求10%的市场,如果按150公里设计续航能力,不仅成本低,产品可靠性也更好。”
双方互补性强
对于格力而言,看中的是银隆的钛酸锂电池技术;而对于银隆新能源而言,与格力合作,也将获得“大三电”、“小三电”等电动汽车必备的配套资源,并且能大大缩短整车的研发时间。
魏银仓表示,首先,格力在全国布局有八大电器生产基地,电动汽车需要的“大三电”、“小三电”零部件,格力的工厂随时下单就可以生产,这就使得银隆新能源不需要重复进行基础设施以及电动系统生产设备的投入,节省了大笔资金。
第二,在时间成本方面,由于银隆已经花了十多年的时间从事钛酸锂电池的研究,并掌握了自主的钛酸锂电池技术。格力则在电机电控等方面本来就有着世界领先的技术。因此,两家企业一旦合作,携手进行电动汽车相关研发,可以大大缩短研发时间。
第三,在人才储备方面,格力有着6万多名专门从事电器研发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能够持续支撑在电机和电控方面技术创新。
此外,格力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着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这对电动汽车的售后服务是个极大的支撑,这就有利于形成银隆新能源汽车压倒性的后市场优势。
在魏银仓看来,家电维修人员,对电路电机系统熟悉,能够更快地切入到电动汽车的维修服务领域,而传统汽车维修人员,更偏重于发动机变速器方面,转型做纯电动汽车维修服务,难度更大。
“随着电动汽车时代的来临,汽车作为单一交通工具的历史即将结束。正如,在智能手机时代,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一样。”魏银仓说,“今后,电动汽车在作为交通工具之外,还将成为家庭的能源储备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电脑办公系统、互联网平台、数据存储系统,甚至是个人金融服务平台。电动汽车将由单一交通工具演变为多功能、多服务、多作用的重大家庭装备。”
魏银仓对记者表示,格力和银隆新能源两家企业虽然“两情相悦”,但是否能真正牵手成功,还需要等待证监会、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的审批。
盼产业政策连续稳定
魏银仓认为,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条件。首先,中国的能源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是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一大推动力;其次,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节能减排迫在眉睫,亟需通过创新和创造来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因此,培育能够走向世界的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重要。
魏银仓同时希望,国家及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持续的政策支持。“一些地方补贴政策的突然变化会让新能源汽车企业措手不及,不利于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据透露,银隆新能源最近收购了加拿大一家氢燃料公司,今后,银隆新能源将致力研发氢钛动力总成,不仅服务于电动汽车领域,还将服务于更为广阔的储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