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8月01日 星期一

积极探索亚洲能源合作新机制

——亚洲能源合作论坛简况

■石泽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8月01日   第 09 版)

  以创新思维来引领亚洲能源合作机制的进程,根据时代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与时俱进,为振兴亚洲和确保亚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走出一条符合亚洲国家整体利益的能源合作之路。

  

  近日,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和重庆两江新区、重庆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举办的《亚洲能源合作论坛——亚洲能源可持续发展和合作路径》国际研讨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全国政协王正伟副主席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外交部孔铉佑部长助理出席开幕式,重庆市黄奇帆市长和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鲁斯捷莫娃致辞。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分别向论坛发来贺电。

  参加本届论坛的约200名代表除来自亚洲地区10余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外,还有来自国际能源署、国际能源论坛、能源宪章等国际组织和国内外大型能源企业及高端智库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围绕亚洲能源治理和构建合作机制这一中心议题分别就世界与亚洲能源形势、亚洲地区能源合作、亚洲能源合作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征求各方意见,充分磋商,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论坛发表了《亚洲能源合作论坛:重庆共识》和《建立亚洲能源跨国网络合作平台的倡议》两份正式文件。

  全球能源形势、格局发生新变化

  文件指出,近年来,国际能源形势风云变幻,能源技术革命方兴未艾,技术创新呈现多点突破、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特点。主要国家在非传统油气开发、风电、光伏、智能电网、高温超导、新一代核电技术方面接连取得突破。技术进步带来全球能源产能提升,全球能源供给大于实际需求,油气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巴黎协定》和全球能源产能提升的影响下,全球能源治理的重心已逐步从单一维护能源安全转变为统筹维护能源安全、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

  亚洲是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能源市场,预计2030年前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中心仍将在亚洲,但亚洲各国总体面临消费结构不合理、油气价格定价权缺失、基础设施薄弱且不平衡、投资安全问题凸显、地缘关系复杂、供应安全不确定等因素的困扰。当前,亚洲地区各国多数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实现工业化和低碳化的平衡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构建亚洲能源合作机制已成大势所趋

  亚洲国家能源高度的互补性是其合作的天然优势。亚洲地区集中了俄罗斯、中亚各国等全球重要油气生产国,石油储量占世界的60.7%,产量占比达58%;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78%,产量占比为53%。

  同时,亚洲地区还集中了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重要油气消费国。其中,中国还是全球重要的新能源发展大国。亚洲主要国家在维护稳定的供需关系、运输安全、气候环保等方面均存在利益契合点,各方不仅具有开展合作的现实条件,同时也具有开展互利合作、释放互补潜力的强烈愿望。亚洲能源合作进程也可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地区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国际能源形势和格局的变化为亚洲能源合作既带来机遇,也彰显其挑战。在全球经济复苏趋势不稳、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普遍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的背景下,推进亚洲能源合作的进程将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的动力。

  全球能源供需宽平衡态势下,亚洲油气生产国维护市场安全、消费国维护价格运输供给安全,都需要密切的欧亚能源合作板块。密切的亚洲能源合作,对应对亚洲溢价,参与油气上游产业开发,实现进口多元化和油气运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也有利于生产国稳定市场份额,降低油气开发成本,构建良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亚洲能源合作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地区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的对接,为各自实现经济结构多元化和经济增长助力。

  推进亚洲能源治理和合作机制的进程在当前更具有现实意义,与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凸显的地缘政治分歧相比,各方在能源领域合作的愿望和需求更为强烈。能源合作的加深将充实亚洲地区国家双边和多边合作的内涵,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

  然而,在亚洲能源合作供需两旺的同时,也应看到其存在的严重缺陷和潜在的危险。

  长期以来该地区能源合作基本限于双边或小多边的范围,与欧美相对成熟的地区能源合作机制相比,亚洲能源合作至今仍呈现“碎片化”的局面,缺失涵盖泛亚地区的多边能源合作机制。正如国际能源署代表所言:“没有任何国家,没有任何地区是一个能源的孤岛,无论是主要能源大国,还是主要地区的能源政策挑战,往往需要在全球层面、多边层面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案。”

  对亚洲地区未来能源发展而言,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严重滞后,至今已明显成为制约和困扰亚洲国家扩大能源合作的重要因素,也是引发无序竞争的严重隐患。这不仅难以适应亚洲在全球日益抬升的经济重心地位,也影响到亚洲国家相互关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亚洲能源合作范围广泛,涉及的国家众多,加之域内国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各方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如何在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之间寻求利益平衡,达成互利共赢,难度极大。

  同时,亚洲能源合作还面临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热点冲突、大国竞争等无法回避的地缘政治环境的滋扰。因此,亚洲能源合作需要突破既有的双边和次地区能源治理结构的框架和不足,构建适应形势变化和亚洲国家利益诉求的新的泛亚能源治理和合作机制已成为大势所趋。

  亚洲能源合作需探索新路径和模式

  亚洲国家构建能源合作机制应努力借鉴欧美以及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为亚洲所用,但更需要结合亚洲地区合作的现实,防止原封不动的照搬欧美的做法。因此,需要以创新思维来引领亚洲能源合作机制的进程,根据时代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与时俱进,为振兴亚洲和确保亚洲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利益,走出一条符合亚洲国家整体利益的能源合作之路。为此,与会各方提出一些可探索的合作路径和模式。

  一是搭建政府间的合作平台,由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实施。本着由双边向次地区多边合作扩大,在形成局部次地区合作网络的基础上,向泛亚能源合作机制的目标推进。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渐次形成专家、部长、领导人级别的定期会晤,搭建各方参与的常设机制或秘书处,探讨和决定亚洲能源发展和合作的重大问题。

  二是通过搭建跨各国民间及社会组织和能源业界的行业联盟,来自下而上地推动地区能源合作。根据能源门类的不同,共同倡议建立跨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电网以及新能源等非政府的合作组织或联盟,在各门类的跨国民间能源联盟中加强交流和互联,增进民意基础,根据各方意愿和条件为确定合作的优先方向和领域铺路,在时机成熟时亦可先于政府间的项目启动合作。

  三是探索亚洲地区企业合作为先导的新型合作模式。在企业之间以项目为龙头开展务实合作。企业是能源合作的主体,应树立企业利益优先的理念,加强各国企业间的交往和互动,只有企业间找到利益的契合点,利益共享,才有望开展务实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同时,各参与国根据地区能源分布和需求,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及时启动双边和多边的共建项目。以项目合作为纽带拉动跨国合作和规模。

  四是充分发掘亚洲现有次地区能源合作平台的作用和潜力,并对其加以整合和塑造,形成未来亚洲能源合作机制的雏形。多年来亚洲地区已形成为数不少的次地区能源合作平台,它们各有所长,功能有别,并且有其特定的合作领域和项目。各国均不应排斥已有的地区合作机制和平台,需要以此为起点和基础,强化在各个现有能源合作平台上的对话和磋商,增信释疑,平衡利益,协调政策,合力推进现有次地区合作机制和平台的质量和规模,在平等协商,利益共享的基础上,逐步将一些分散和独立的次地区合作机制加以整合和调整,最终形成适合本地区特点和需要的亚洲能源治理和合作机制。

  亚洲能源合作论坛取得初步成果

  本次论坛旨在践行习近平主席去年在博鳌论坛提出的“要推动建设亚洲能源资源合作机制,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的讲话精神,为在亚洲地区构建能源资源合作平台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

  从论坛的进展看,亚洲主要国家对论坛的举办态度积极,准备充分,均派出主管部门、企业和智库的领导和专家参加。国际能源署、能源宪章秘书处、国际能源论坛等主要的国际能源机构也都派要员和专家参与。

  各国代表高度评价中方举办论坛的积极意义和取得的成果,赞赏中方为深化地区合作和倡导达成亚洲共识所做的贡献,认为此种类型的对话和交流形式灵活,官产学界的代表在一起研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有助于各方加强了解和互动,也为务实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因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推进建立亚洲能源合作机制的进程。

  各国代表都对中方倡导的“共建共享共赢”的能源合作理念高度认可,认为“只有共建才能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用好各方的互补优势,才能形成最大合力,取得最好成效。只有共享才能体现国家间相互平等,利益与共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只有共赢才能保障合作的稳定性,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水平。”

  与会代表一致希望,论坛能够开启亚洲国家能源合作的进程,并使此类的对话和交流逐步实现常态化和机制化,期许在二轨渠道继续深入对话和沟通,使论坛在构建亚洲地区能源资源合作机制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为亚洲能源合作论坛秘书长)

伊朗:太阳能市场易建钱难筹
资讯
煤炭逆袭原油价格站稳50美元关口(国际煤市)
积极探索亚洲能源合作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