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持续发力“16+1”能源合作

中国能建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能源合作项目建设回眸

特约通讯员 段贵恒 陈悦 李鹏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6月27日   第 25 版)

  6月18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总理武契奇的共同见证下,中国能建董事长汪建平和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燕之、中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欣禹代表中方联营体与塞尔维亚矿产和能源部部长安蒂奇在贝尔格莱德签署联合投资开发塞尔维亚新能源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这是中国能建继立陶宛、波黑等国之后,在中东欧市场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中国能建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中国-中东欧合作的重要成果。

  促进中塞电力能源合作

  按照达成的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方联营体与塞尔维亚政府以PPP等方式投资开发塞尔维亚的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项目。同时,中国能建所属葛洲坝集团等企业将以EPC总承包模式参与项目建设运营。下一步,中国能建将发挥电力建设全产业链的优势,携手丝路基金与塞尔维亚政府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水电和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促进中塞电力能源合作。

  中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塞尔维亚是中东欧地区第一个同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塞尔维亚现有电厂大部分机组接近设计使用年限,更新改造需求较大。

  目前,中国能建所属葛洲坝集团、中电工程、东电二公司、江苏电建一公司等单位已在塞开展业务。其中,中电工程东北院、东电二公司、江苏电建一公司分别承担了科斯托拉茨B火电站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改造等工作。

  位于姆拉瓦河右岸的科斯托拉茨B火电站,装机容量2×350兆瓦,在塞尔维亚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按照设计标准,建成以后的科斯托拉茨B火电站的效率、排放将远超现有机组水平,推动当地火电技术升级。目前,东电二公司承担的电站脱硫系统改造土建及安装工程接近尾声,计划下半年完成机组整体试运行并移交电厂。

  前期技术方案审报时,塞方管理人员曾坚持采用他们过去做局部维护时的方案,经过比较分析,中方团队认为,这样做效率不高,工期也会受影响,尤其是合同中的ASME标准又改为EN标准。

  没有“犹豫止步”,而是“主动适应”,承担锅炉维修改造、四大管道维修及电除尘设备更新设计、建设的中电工程东北院、江苏电建一公司项目管理团队,积极组织学习EN标准,相互讨论、交流注意事项。针对塞方的管理思维和习惯,项目团队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同类型机组安装图片和视频,与塞方沟通方案。

  从了解到信任。一开始只相信欧洲建造、每个施工点都安排退休员工旁站的塞方人士,在亲眼看到江苏电建一公司现场作业的工器具配备,知晓工人的专业技能之后、疑虑逐一打消。到最后,甚至阿尔斯通公司和西门子公司的技术人员都向中方借用大口径管道坡口等设备,还请中方工人对欧洲籍员工进行了使用指导。

  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中国能建赢得了塞方专业人士的充分尊重。电厂厂长杰维奇·德拉甘高度评价中方团队的工作,认为安全、质量、进度都令人满意,并希望能在二期项目中继续合作。

  为中东欧发展增添新动力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欧洲新兴市场国家集中的地区的结合,对促进中东欧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共赢,均有深远意义。中国能建在推进这一合作机制发展中砥砺前行。

  2013年4月,中国能建所属中电工程华北院成功收购立陶宛国家电网设计院公司股权,与中东欧国家展开了能源项目合作的进程。2014年2月,签订保加利亚生物质热电站总承包合同。2015年9月18日,与立陶宛考纳斯能源公司签订1×350兆瓦燃煤电站项目总承包合同。今年一季度,又签订了保加利亚Brikel1×110兆瓦燃煤电站总承包合同。

  6月6日,由中电工程西南院设计、天津电建承建的波黑斯坦纳瑞(STANARI)1×300兆瓦循环流化床(CFB)燃煤电站工程顺利完成720小时可靠性运行。该项目是我国在欧洲承建的首个大型燃煤火力发电工程项目。

  因为是我国首个国产CFB机组整套装备输入欧洲的工程,设计标准和设计深度异于国内,设计难度远高于其他工程。中电工程西南院坚持“入乡随俗”,遵规守序,参照不同标准,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细节方案和优质服务赢得了总包方、业主方和监理方的盛赞。天津电建发扬津门铁军精神,“干一个工程,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天地,树一座丰碑”,争创最优机组,推行属地化管理,将“中国管理”和“波黑管理”有效融合,实现扬长补短和“中西合璧”。

  经过参建各方同心同向,创新创效,一道道难题被顺利解决,先后实现了业主确定的锅炉水压、厂用受电、锅炉点火、蒸汽吹管、汽机冲转、机组并网、720小时试运行“七个一次成功”的佳绩。

  试运行期间,机组运行安全稳定,自动投入率、热控仪表投入率、保护投入率均100%,最大轴振56.8微米,断油、投粉、投高加、电除尘及脱硝与机组同步移交。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达到优良标准。

  “此项目是波黑乃至东欧境内第一个保质保量按计划工期在建的项目,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得到了电站所在地政府的认可和好评。”波黑能源部长考察斯坦纳瑞项目时的评价,给了参建人员最大的褒奖。他们创造了奇迹——曾经褐煤坦露的荒芜之地,变成波黑大地上一座高效节能的现代化电厂。

持续发力“16+1”能源合作
转型发展的 “广东院经验”(提质增效 转型发展)
中国“天眼”进入全面调试阶段(图片新闻)
中国能建举行“十三五”规划专题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关注)
数字能建 信息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