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资讯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6月27日   第 12 版)

  中广核牵头事故容错燃料国家重大科研专项

  本报讯 6月23-24日,由国家能源局主办,中广核承办的“2016事故容错燃料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深圳举行。会议总结了世界主要核电强国5年来国家级ATF技术发展规划和重要成果,还展望了旨在“随时、随地、安全”的应用先进核能系统的美好前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ATF技术在全世界研发力量的通力合作下将有望取得重大突破,期盼世界主要核电强国能够保持对ATF技术研发的大力支持。

  事故容错燃料(ATF)是为提高燃料元件抵御严重事故能力而开发的新一代燃料系统,与现有核燃料相比,能够在较长时间内抵抗严重事故工况,同时保持或提高其在正常运行工况下性能的新型燃料系统。

  据此次大会主席、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白宫核能领域政府顾问Steven Zinkle教授介绍,ATF技术是近50年以来核燃料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是美国能源部未来10年在核燃料领域投资和研发的重点,美国主要核能机构均已投身其中;ATF在国际核能界业已掀起一股科技研发热潮,正深刻改变核能科技的发展方向,ATF是核安全“游戏规则”的改变者;ATF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过去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TF技术研制的新型核燃料有望于2022年前后在商业反应堆中测试并推广。大会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学会理事长李冠兴也指出,ATF技术是超高安全核能系统的未来,是全球核能行业面临的一次机遇。

  据中广核研究院院长庞松涛介绍,中国政府对先进核能技术高度重视,已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与《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中明确了ATF研发任务。目前,我国已经设立ATF重大科研专项,并由中广核牵头,联合国家电投、中科院、中物院、中核集团等业内主要企事业单位以及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组织起一支国家级研发团队和产业联盟,致力于突破ATF技术难关。

  庞松涛表示,为在ATF项目运行中开放地吸收全球智力资源,中广核正与美国爱达荷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电力研究院(EPRI)、韩国原子能研究院(KAERI)、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使中国的ATF技术始终活跃在世界核能技术潮流的前沿,逐步跻身ATF技术的主流与领导者。

  在大会特邀报告会场,美国能源部先进燃料项目副主管 B.S.Shannon博士、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副院长Yang-Hyun Koo博士、ATF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中广核ATF项目总设计师刘彤博士,分别介绍了本国ATF的研发现状及进展、国家政策及未来展望。中科院金属所前所长李依依院士与密歇根大学终身教授、离子辐照研究技术开创者Gary Was先生则分别介绍了ATF包壳材料和离子辐照对促进ATF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来自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多家国际国内科研机构的30余位专家介绍了最新ATF研究成果。

  在此次大会上,中广核研究院展示了ATF国家重大专项启动一年以来,在概率设计、评价准则与选型方法、燃料元件三维分析软件开发及行为研究、安全分析评价、概率安全分析(PSA)、离子辐照方法与分析等燃料总体设计、系统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公布了一系列先进包壳材料、陶瓷基弥散燃料最新技术进展,还展望了ATF与加速器驱动嬗变(ADS)技术的共通性以及ATF材料在数字化仪控系统(DCS)上应用的前景。

  (朱学蕊)

  

  陕西省或今年底完成核电厂址普选工作

  本报讯 中陕核工业集团6月22日消称,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近日到该集团总部推进陕西省核电小堆选址工作。各方就小堆厂址普选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讨论,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中陕核集团发展规划部部长穆长伟表示,将积极支持各方在陕工作,加强沟通合作,扎实开展有关筹备工作。同时就核电小堆安全限制区距离、内陆地区的冷却能力、陕西的地震地质条件、投资建设规模及周期等重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

  中核新能源有限公司经营发展部主任任永强表示,将按照双方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安排,高效有序地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建议由中国核电工程公司尽快完成陕西核电厂址普选工作大纲,确定各方牵头负责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要求,注意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安排,原则上在2016年底完成陕西省核电厂址普选工作。

  (张鹏)

资讯
突破探测开发技术瓶颈
提高铀资源开发效率
民用核燃料循环设施分类管理不断强化(关注)
海南核电2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图片新闻)
攀登自主核能软件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