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不容丝毫疏忽

■ 于孟林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6月13日   第 16 版)

  6月6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各地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通报》显示,截至4月底,全国26个产煤省(区、市)共排查矿井2718处,排查隐患6241条,整改4938条,整改率79.12%;责令局部停工停产227处,责令全矿停止生产104处,提请关闭3处,罚款417.7万元,下达执法文书2006份。《通报》指出,各产煤省份在认真落实并积极推进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的同时,还存在工作进展不均衡(部分地区工作进展缓慢,重大灾害隐患排查不细致、不扎实。如:山东、宁夏等地报送的重大灾害防治情况统计数据均为零;陕西省排查39个矿井,报送排查出的隐患为零)、矿井排查覆盖率较低(目前隐患排查矿井数量仅占全国矿井总数的28.06%,与全覆盖排查要求差距大)、重大隐患整改率低、处罚力度小等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加强煤矿重大灾害防治,是有效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手段。血的事实一再证明,煤企不重视重大灾害防治,出了事故,不仅煤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还会造成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巨大损失。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6日,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6起,死亡和被困67人。调查表明,上述事故均存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等问题。

  我国煤矿灾害重、防治难度大,同时,受煤炭经济持续低迷影响,煤矿安全风险因素明显增加,安全生产压力不断加大,化解煤炭过剩产能也给煤矿安全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据了解,全国仍有47处煤矿单班下井人数超千人,最多的达到2590人,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风险很大。因此,煤矿重大灾害安全防治工作更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

  首先,煤企要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结合各自重大灾害实际,提出防治措施,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灾害风险等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在全面梳理重大灾害防治情况及效果的基础上,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加强重大灾害防治工作。要坚决落实“四最四强化”,坚决不要带血的煤,坚定地把矿工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要严格落实现场监管,采取立体交叉,多方位,多专业,全天候24小时轮换接力不断线地巡检监控,从源头消除职工的不安全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消除自身管理的缺陷,确保监管真抓实干。严格落实安全的考核奖惩机制,对于安全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落实奖励机制,对于那些查出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和同类问题重复发生的单位,予以惩罚。要及时组织职工开展安全培训,按照工种、岗位,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标准化操作程序、岗位风险预控、应急避险、岗位安全红线和必知必会等知识,确保职工明晰工作流程、熟悉操作内容、清楚事故风险、掌握应急处置程序,使广大员工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进一步增强正规操作、安全认知能力。

  其次,政府应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支持。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煤矿重大灾害防治领域的重要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要搭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攻关和推广平台,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科技进矿区等活动,帮助提出解决重大灾害防治技术方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发挥煤矿安全改造等中央预算内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协调支持煤矿重大灾害治理。地方政府要加大煤矿灾害治理政策支持力度,按规定组织配套资金。煤矿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实行专款专用。

  最后,安监部门要依法严格监管监察。对于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来说,时下,更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的边界、职责和安全检查的内容、程序,全面梳理监管盲区、制度漏洞,防止失察漏管造成“想不到”的问题发生。要把煤矿重大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执法计划,对存在“煤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中15类重大隐患的矿井,要依法停产整顿。对存在重大灾害隐患不整改、导致发生重特大事故的,依法从严追究责任。要把煤矿重大灾害防治与查处违法违规、整顿关闭、化解落后产能、复产验收、安全质量标准化创建等相结合,统筹推进。

煤矿重大灾害防治不容丝毫疏忽
资讯
5月份大秦铁路货物运输量同比减27.69%(图片新闻)
资本运作:兖州煤业渐丰的新引擎
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周评(煤市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