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中国核电”:上市一年成绩优异

2015年发电量同比增长40.76%、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9.3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52.98%

■本报记者 朱学蕊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6月13日   第 12 版)

  记者6月8日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电”)举行的上市一周年发布会上了解到,以在运核电机组良好运行业绩和在建机组安全质量可控为基础,“中国核电”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力度,不断在精益管理和成本管控方面下功夫,保证了年度经营目标的达成,也实现了利润的大幅增长。2015年,“中国核电”业务和利润实现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262.02亿元,同比增长39.3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81亿元,同比增长52.98%;基本每股收益为0.278元/股,增量和增速均处上市公司前列。

  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核电”旗下共有控股在运机组14 台,总装机容量1151.2万千瓦,所有机组保持良好运行业绩。其中,总发电量为742.7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长40.76%,约占2015年全国总发电量的1.32%;与燃煤发电相比,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361.79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6187.8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20.08万吨,减少排放氮氧化物17.48万吨。此外,控股在建机组11 台,总装机容量1211.6万千瓦,所有在建工程安全质量良好受控。尤其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福清核电5、6号机组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各项工作均有序推进。

  “中国核电”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罗小未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核电”的发展目标是“公司核能发电量、上网电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力争在“十二五”末的基础上翻一番;公司市场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为股东、员工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有朝气和追求卓越的世界一流核电上市公司。”

  就国内核电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罗小未表示,目前,除了中广核、国电投、华能等有控股核电项目的集团互相竞争外,大唐、华电、国电等常规能源企业也在以参股核电的形式在核电领域展开角逐。随着我国能源和电力结构调整,竞争各方在核电市场、人才及厂址等资源方面的争夺更加激烈。

  “当然,企业之间除了竞争,更有合作。”罗小未表示,“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中国核电’始终保有核心竞争力,例如AP1000全球首堆和华龙一号全球示范工程的建设所积累的技术、经验以及人才优势,都为后续在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有力竞争打下基础。”

  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核电将达到3000万千瓦,总量约为目前的两倍多。

  “以此目标测算,‘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将要有6-8台核电机组获得核准。可以说,‘十三五’乃至接下来的中长期内,核电企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军,‘中国核电’力争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罗小未称。

  信息显示,“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2011年12月30日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发起设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控股。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核电项目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与管理,核电运行安全技术研究及相关技术服务与咨询业务等领域。

  2015 年6 月10 日,“中国核电”作为A 股首家纯核电企业成功上市。作为当时A股市场近五年来规模最大的IPO,中国核电共发行不超过38.91亿股份,发行后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约为131.9亿元,除补充流动资金外,主要用于福建、浙江、海南和江苏四地的核电工程建设。

资讯
“中国核电”:上市一年成绩优异
关注
核电建设第一股登陆A股市场
华龙一号首堆钢衬里设备闸门套筒吊装就位(图片新闻)
CAP1400亮相“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