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投资+运营”破局储能商用化

——专访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博

■本报记者 李慧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6月13日   第 06 版)

  随着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其重要技术支撑的储能产业在全球掀起发展热潮,我国也不例外。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经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118个,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05.5兆瓦,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随之而来,如何破解储能商用化瓶颈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近期落幕的第六届国际储能大会上,业界领军企业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博提出:“今年有望成为储能商业化的元年。”

  事实上,储能作为新一轮能源变革的支撑技术和关键环节,已经受到了国家政策层面的重视。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 《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已经将 “先进储能技术创新”作为重点任务。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预测,到2020年,理想情景下,我国储能市场总装机规模将达24.2吉瓦;常规情景下,我国储能市场总装机规模也将达到14.5吉瓦。如此一来,推动储能项目的商用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几年,虽然我国建成的储能项目数量持续增长,但都以示范工程为主,商用化进程十分缓慢。陈博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性问题。项目盈利微薄、甚至不赚钱,就无法吸引企业参与其中。”

  目前,由于我国储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储能商用化仍面临着成本偏高、电力交易市场不健全、储能技术路线不成熟、缺乏储能价格激励政策等挑战。陈博建议,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储能技术及产业相关标准和规范;明确电价和成本核算、回收等方案;同时对储能产业出台具体的价格激励政策,适当给予补贴优惠,明确储能产业利益分配机制,鼓励发电商、电网公司、用户端和第三方储能企业等投资主体共同投资储能产业。

  而针对储能项目,南都电源则是推出了“投资+运营”的商用模式,为工业用户提供削峰填谷及需求侧响应、电能质量改善等节能解决方案,实现在没有补贴情况下的商业化应用。

  据陈博介绍,虽然南都电源于2008年就开始研发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技术,但是直到去年才开始推广商用化项目。“在现行电力市场体系下,我们的储能系统在用户侧已经具备了商用化规模推广的经济性。”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南都电源加速拓展“投资+运营”的储能系统商用化模式。“近期公司签署了一系列商用储能电站项目,这些项目的签约标志着公司储能系统商用化模式正在逐步落地。”陈博说,“这将为公司未来在该领域多种商业模式下的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陈博介绍,南都电源在行业内创新的系统解决方案及“投资+运营”储能商用化模式,可实现谷时充电蓄能、峰时放电供能及智慧用能管理,不但能够为客户节约峰谷电费差价,更能够进行负荷与发电预测、能量调度,使用户的用电负荷趋于均衡,实现电能的精细化管理与优化。

  “未来我们还会考虑金融模式合作。”陈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去年启动的再融资中有5亿元将会用于储能电站建设运营,公司前期先以自有投资进行建设,未来会考虑与其他金融方案的结合。目前投资方兴趣强烈,整体投资需求较强。”

  据了解,2016年初至今,南都电源已经签署了多个用户侧商用储能电站项目,不但作为投资方投资储能电站所需储能电池及相关系统设备,还负责电站整体运营。就在国际储能大会期间,南都电源还签约了数个商用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申万宏源分析师武夏指出,南都电源在储能商业化方面推进速度略超出预期,意味着该公司“投资+运营”的商用模式符合市场需求,正在逐步得到业界的认可。

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尚处追赶阶段
资讯
打造储能精品 助力光伏消纳
“投资+运营”破局储能商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