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太阳能光热行业领军企业日出东方与丹麦光热巨头阿康桑马克(Arcon-Sunmark)正式签署合作文件,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拓国内大型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领域。
据日出东方此前公告披露,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日出东方出资2750万元,与丹麦阿康桑马克公司分别持股55%和45%。
在业内看来,此次强强合作表明太阳能跨季节蓄热将是太阳能热利用的下一个技术制高点和战略支撑点。
看准中国区域供热市场
在签约仪式上,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新建表示:“日出东方在全球范围内作了透彻的调研,阿康桑马克是该领域首屈一指的公司,两个真正的行业领导者走到一起,将有助于行业发展,有利于未来的用户。通过合作,我们将满足中国市场的更高端需求。”
据了解,丹麦VKR(威卢克斯)控股集团旗下的阿康桑马克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供热和工业应用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和全面的太阳能解决方案,优势在于为大型太阳能项目提供系统服务、为大规模的安装工程量身定做,欧洲80%大型太阳能系统都是由阿康桑玛克完成。
日出东方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合资公司将进一步活跃在大型的太阳能跨季节能源解决方案领域。新公司是实施国际化战略迈出的重要一步,通过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双方在各自领域的技术及渠道优势,丰富公司现有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据悉,太阳雨集团,作为日出东方全资子公司,将在具体业务层面与阿康桑马克共同合作,推进大型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在中国市场的落地。
“跨季节蓄热将使太阳能大型区域供热技术更具经济性。”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胡润青对记者表示,目前,丹麦大型区域供热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其供热系统后期维护工作量小,可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不但维护成本低而且系统生产成本也较低,因此投资的经济性好。而在我国,现阶段太阳能光热市场主要集中在小型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大型光热系统还亟待开发。
光热应用又一突破点
根据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的数据,到2015年末,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保有量达到4.42亿平米。与之形成对照的是,到2015年年末,全国太阳能集热器及系统总销量4350万,同比下降17.0%,其中真空管型销量3800万,同比下降17.1%;平板型销量550万,同比下降15.6%。太阳能光热行业逐渐进入了瓶颈期。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太阳能光热之所以能在此前几年迅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推出的诸多政策,尤其是太阳能热水强制安装政策,以及财政部、住建部等部委推出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项目。
最近两年,光热发展之所以遇到困境有多重原因,一方面,伴随着新建建筑面积下降以及一些国家鼓励项目的结束,导致太阳能光热的市场需求有所萎缩,另一方面,缺乏新的技术突破以及有待完善的商业模式,也是中国太阳能光热行业发展缺乏足够动力的原因。
困境或许是暂时的。相关预测显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市场,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
在国务院参事徐锭明看来,中国光热事业前景广阔,其中反季节储能居于重要地位。跨季节蓄热采暖未来将成为中国太阳能光热发展的核心内容。
据介绍,太阳能有季节性的特征,而民众对供热的需求也有季节性的特征,如果能够通过蓄热采暖的方式,解决太阳能和用热需求的季节“错配”,将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太阳雨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型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采暖是太阳雨“太阳能一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春、夏、秋(尤其是夏季)的太阳能盈余热能收集储存起来,在冬季集中使用,利用清洁、可再生的太阳能技术来补充供热采暖所需的热量,特别有利于减少冬季因燃煤采暖造成的雾霾危害。目前太阳雨已承建多个太阳能跨季节解决方案项目,如太阳雨洛阳基地太阳能跨季节采暖项目、山西长治跨季节蓄热采暖项目等,在国内已初步形成区域供热规模。
在徐新建看来,随着太阳能区域性集中供热和工业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大型太阳能供热需求会显著提升。
稳定性经济性缺一不可
根据《太阳能利用“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未来五年时间,我国太阳能集热器的保有量要实现从4亿平方米到8亿平方米的增长。据估计,“十三五”时期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将达到8000亿元。
不过,我国太阳能区域供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土地使用成本高;需与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结合;需与跨季节储热结合;技术复杂程度高;项目投资巨大;大型平板技术有待突破等。
在业内看来,跨季节蓄热采暖虽好,但推广起来不容易。首先,此类项目的成功需要大量和光照条件、气候条件相关的基础数据。其次,中国还缺乏足够多的跨季节蓄热采暖范例工程及经验积累。再次,系统的经济性如何也有待实践检验。
阿康桑马克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型光热系统效益比家庭太阳能装置高出4-6倍。
徐新建表示,合资公司会引入阿康桑马克的大型光热系统运作经验并在国内复制,也会涉及一些产品创新,其优势在于系统稳定性,逐步从前期的设备进口转变为将制造经验引入国内,这样可以更好降低成本,逐步提升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