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能源报 2016年05月30日 星期一

聚焦2016上海光伏展(SNEC)

本报记者 成思思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5月30日   第 17 版)

  编者按

  5月23日至26日,SNEC第十届(2016)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暨论坛(下称SNEC)在上海举行。从观展人数、参展企业、新品发布数均创新高可以看出,光伏行业在政策利好和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已经全面复苏。

  本届SNEC上,各家企业都卯足了劲,希望借此机会将创新成果予以展示,这不仅彰显了企业推动行业不断升级的决心,也传递了其解决产业痼疾的信心。各大企业推出的高效光伏创新技术和产品赚足了眼球,配套产业链延伸而出的创新服务也成了亮点。

      

  招商新能源首席执行官李原:

  行业标准化助力平价上网

  5月24日,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PGO)在SNEC上宣布正式启动光伏行业标准化,未来将把PGO的标准打造成行业标杆。PGO也于当天发布了第一期指数——PGO采购价格指数。

  近年来,中国虽一跃成为世界光伏产业生产大国,但中国光伏行业的标准规范却严重缺失,进而影响了中国光伏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随着国内市场光伏发电领域的崛起,光伏并网发电的标准将会逐渐完善。标准规范的建立与推进,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行业乱局,提高光伏发电的整体水平、降低成本,还可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据介绍,PGO成立于2013年,是由多家光伏行业央企及行业领军企业组成,本着平等、合作、互助、互惠的原则和共创市场、共享资源、共同发展的理念,共同致力于打造集光伏电站应用领域技术研究、电站开发投资、设备供应、工程建设、运营服务于一体的金融商业平台。该组织目前共有31家会员单位,代表着中国光伏产业界的骨干力量。今年3月18日,PGO 2016年年会在深圳举行,招商新能源被推选为新的会长单位。

  西安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表示,实现标准化所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以隆基为例,在产品实现完全标准化之后,成本降速从此前的15%加快到30%。而当中国的光伏产品整体实现标准化之后,所带来的直接作用是能够推动组件成本下降5%-10%。

  招商新能源首席执行官李原表示,PGO成员要共同发声,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让行业的每一端、电站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实现标准化, 从而实现整体成本下降,促进平价上网时代的早日到来。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新能源行业的前景是美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希望PGO的成员们能够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共同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这个行业的发展更加健康。

  记者还在活动现场了解到,联合光伏于当日宣布其位于山西大同的100MW电站项目正式完成并网接入。作为项目开发运营方,联合光伏充分调动PGO内部资源:高效单晶组件来自乐叶光伏、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总揽EPC、TUV北德负责电站整体认证系统和质量监管、华为提供智能电站管理系统、建设期融资由中建投租赁提供。

  此外,招商新能源还同时宣布,将在大同建设全球首个“熊猫光伏电站”。李原介绍说,该电站项目将按照大熊猫的形象设计建设,电站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总装机容量50MW。其中黑色部分由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组成,供应商为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白色部分由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供应商为美国光伏太阳能综合解决方案制造商First Solar。薄膜组件和单晶硅组件各占50%。

  今年年初,招商新能源先后与隆基股份、First Sola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招商新能源将与First Solar在中国建立“中美光伏示范园”,并在全球范围开展新能源项目的深入合作。招商新能源和隆基股份也将在国内光伏电站开发与建设领域进行合作。

  晶澳太阳能执行总裁谢健:

  高效产能扩张无需过分担忧

  5月24日,值SNEC举办期间,晶澳太阳能宣布为中国首个光伏“领跑者”示范项目——山西省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提供420MW的光伏组件。该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总装机量为950MW,晶澳组件供货量占比高达44%。

  “今后五年内,以中国‘十三五’规划、美国ITC延长、印度以及南美等新兴市场激增作为推力,全球光伏市场持续增长。中国‘十三五’累计装机目标拟定为150GW,相当于期间每年增长20GW左右的装机量。‘领跑者’计划持续实施,将引导产业升级。”晶澳太阳能执行总裁谢健称,年内晶澳“领跑者”产品产能可达单晶1.8GW、多晶2.3GW,预计公司2016年全年出货量为5.2GW至5.5GW。

  经过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光伏制造大国,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面对紧迫形势,国家能源局从2015年起开始逐年提高光伏产品的标准、质量与门槛,以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实施“领跑者”计划。

  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是国家能源局启动的首个1000MW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投资估算100亿元,将建设13个光伏电站,建成后年均上网电量15亿千瓦时,年可实现税收2.6亿元、节约标煤48万吨。其中,晶澳中标50MW“领跑者+新技术+新模式”示范项目,并为三峡集团、华电集团、中电投集团、中广核、京能集团、阳光电源6家中标企业提供总量为370MW的光伏组件产品。

  晶澳太阳能首席技术官单伟介绍说,晶澳是全球首家大规模量产选择性发射极、背钝化和局部铝背场及黑硅技术光伏电池的公司,也是首家将二次印刷技术运用到所有电池生产线中的公司。早在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之初就已有CYPRESS常规单晶组件、CYPRESS常规多晶组件、PERCIUM高效单晶组件、RIECIUM高效多晶组件四款组件符合并超过了“领跑者”标准。2016年初,晶澳RIECIUM高效多晶双玻组件也达到国家光伏组件“领跑者”技术和品质要求,并获得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领跑者”认证证书。

  除了技术创新,晶澳还大力推进智慧工厂战略。2016年5月4日,晶澳邢台1500MW组件智慧工厂正式投产。在投产仪式现场,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工厂是目前行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单位能耗最低的组件工厂项目。此外,晶澳将国际化战略列为重点,在美国、日本、德国设有分公司,印度、澳大利亚、泰国、南非、土耳其等设有办事处,而且近年生产也逐步实现国际化,并于2015年10月23日在马来西亚投产400MW电池工厂。

  谢健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光伏‘领跑者’计划旨在通过技术指标促进技术创新,从光伏产品、制造、应用、标准及测试等多方面实现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从而引领中国光伏产业走向技术创新及高品质制造的健康发展之路,十分符合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改革”战略。对于综合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管理质量比较好,财务报表比较健康的企业,高效产能扩张能够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英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丁涛:

  应更加关注光伏系统度电成本

  5月24日,英利集团旗下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SNEC召开期间举行品牌发布会。会上,该公司宣布正式推出专门的家用光伏电站系统品牌Innergy。

  英利集团副总经理郑小强表示,目前我国家用光伏市场上品牌基本是以组件厂商的品牌占主导,缺乏一个知名的整体电站系统品牌,这就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过于看重组件成本,而忽略了整个电站系统的其它产品配置、整体设计、安装并网、售后运维等一系列的产品和服务,进而造成了市场乱象。因此,英利决心推出Innergy这一专门面向家用光伏市场的品牌,希望借由这一品牌的引导,使得市场从关注组件成本、设备成本,转到关注度电成本及后期服务上来。

  据介绍,为了保证Innergy这一品牌旗下各款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Innergy将选择最优质供应商。组件部分来自质量和性能有口皆碑的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而逆变器方面,Innergy系统将应用SMA的核心技术。SMA中国区总裁兼兆伏爱索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勇博士介绍,SMA中国兆伏爱索将专门为Innergy系统研发、设计、制造逆变器,用源于德国的先进技术和严谨的生产工艺保障用户的电站拥有一颗“强心脏”。

  英利分布式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丁涛告诉本报记者,目前Innergy品牌旗下已经推出了家用光伏电站系列产品InnerPac,其中融合了将逆变器、配电箱、汇流箱整合设计为一体的独家专利产品——Innerbox,以及专门应用于家用光伏市场的模块化支架Innermount。

  其中,InnerPac优选世界三大高效组件之一的英利熊猫系列N型单晶组件,使得系统整体发电量最高可提升16%以上;创新设计的Innerbox,其逆变模块应用了SMA的核心技术,三合一的设计则可使设备成本最高可减少27%;可自由组合的Innermount,专为家用光伏市场设计,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和安装成本。

  刘丁涛介绍,由于InnerPac优选的系统部件质量可靠,全生命周期内发电收益更高,整体安装、物流等非硬件成本也更低,再辅以强大的售后服务体系作为保障, InnerPac真正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内度电成本最低、发电收益最大化。

  刘丁涛表示,后续Innergy还将针对国内分布式市场推出一系列高品质的产品,希望借此引领市场导向,让消费者更加关注光伏发电系统的度电成本,更关注品质和服务,让光伏发电这一清洁的能源利用方式真正惠及于民,实现“光伏入户”。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

  光伏摩尔定律助推行业降成本

  5月23日,由山西本土第一光伏组件制造商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晋能科技开发者论坛”在上海SNEC开幕之际召开。此次论坛旨在促进光伏产业技术创新变革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协作环节,构建可提高组件效率、确保组件质量、减少组件衰减且抵御环境影响的晋能生态圈。

  在本次论坛上,晋能科技向业内展示了高效多晶组件、高效背钝化单晶组件与超高效异质结组件三大尖端技术产品。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告诉本报记者,“当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高效组件产能稀缺、光伏组件衰减严重造成投资者收益下滑、受环境影响导致组件发电量无法达到预期设计以及组件质量投诉频发,这四大关键性因素已直接影响到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因此,晋能推出三项尖端光伏技术新品,它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并最终实现平价上网终极目标。”

  “目前公司量产270W高效组件产出比已突破78.29%,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未来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我们推出了采用掺Ga硅片配合四栅线电池设计与二次印刷技术的高效多晶组件(SILVER),它拥有出色的抗PID、抗盐雾特性,且可承受5400Pa雪载及2400Pa风载。我们预计,到2017年270W高效多晶产品产能有望达到90%,届时将极大缓解市场高效产品供应稀缺的难题。”杨立友表示。

  与此同时,采用背钝化PERC+技术与原子层沉积技术的高效背钝化单晶组件(GOLD)新品则可有效减少电池及组件的LID光衰问题的发生,其转化平均效率可达到21%;在光衰减方面,相比常规单晶和常规PERC,PERC+产品衰减率能做到更低。

  按照晋能科技最新公布的技术路线图,预计到2017年晋能290W背钝化单晶组件产出比将突破70%,到2018年295W高效产品产出比有望达到50%以上,300W高效组件产出比则有望实现30%,并持续领先业内技术水平。

  此外,由于我国复杂多变的气候与地形条件,光伏组件实际发电量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发电量。针对这一行业痛点,晋能科技特别推出了超高效异质结HJT组件(DIAMOND)。该产品采用N型双面电池结构,拥有更强的弱光响应、超低的温度系数(-0.27%)以及超低衰减率,单位面积发电量相对普通高效多晶产品高达135%。“今年,我们预计异质结电池正面效率可达到22%,对应60片电池及双面组件发电功率有望达到300W。我们相信,到2020年,随着异质结技术的不断完善,有望带动光伏度电成本达到0.55元/度,从而真正实现平价上网的目标。”

  杨立友补充说, “与半导体产业相同的是,光伏产业的发展也遵循着摩尔定律,即周期性的、几乎无止境的技术进步和迭代,并最终实现光伏平价上网的目标。作为一家扎根于山西的能源龙头企业,在新一轮的能源发展与转型浪潮中,我们毅然决定投身极富发展潜力的光伏产业,并与产业各界人士共同携手推动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我们相信,到2020年光伏发电有望达到0.55元/度,届时我们将共同迎接这一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昌盛日电董事长李坚之:

  全面提升光伏农业智能化管理

  5月24日,正值SNEC举办期间,光伏农业领军企业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昌盛日电将凭借在光伏农业领域的领军优势,引入华为领先的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昌盛日电董事长李坚之告诉本报记者:“昌盛日电一直在光伏农业领域深耕细作,我们非常高兴能与华为合作,通过一系列的合作,昌盛日电将全面提升光伏电站和光伏农业产业园区的智能化管理。随着农业信息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这一合作将成为昌盛日电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推手。”

  记者了解到,昌盛日电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完美结合,自2011年首创光伏农业发展模式以来,光伏农业产业园目前已遍布全国23个省份,园区占地总面积超过4万亩。昌盛日电以光伏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成功探索出集新能源综合应用、造血式扶贫、农业“创新、创业、创客”以及农业全产业链经营的全新产业模式。

  随着近日新三板挂牌企业陆续披露2015年年报,22家新能源上市公司2015年总营收达到76.76亿元,净利润则高达7.59亿元。 昌盛日电凭借年营收22.04亿元和高达1.74亿元的净利润,成功拔得新能源领域新三板企业头筹。此次签约,先进信息技术的引入将使昌盛日电在农业发展上锦上添花。

  签约仪式上,华为负责人表示,此次与昌盛日电达成合作是强强联合,利用华为的信息技术优势,昌盛日电将实现光伏电站管理运维和光伏农业产业园区智能化管理再上新台阶,加快推动农业物联网、农业“互联网+”发展步伐,对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相比传统智能运维管控更加到位,有利于减少故障损失,且不易引发拉弧现象,避免火灾的发生;相较于集中式方案,安装施工成本降低10%以上,时间缩短10%以上;其次,逆变器不涉及土建基础占地问题,每兆瓦可以多布置三个支架,可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3%左右。昌盛日电此次引入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将使其光伏农业模式在电站安全性、土地利用率、建设周期乃至投资收益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作为中国光伏设施农业领导者,今后,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推动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的智慧决策和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同时为我国建设绿色生态农业、智慧高效农业作出更大贡献。”李坚之说。

  乐叶光伏执行董事钟宝申:

  性能提升助力高端组件平价化

  乐叶光伏作为在SNEC展上首屈一指的单晶电池组件制造商,于5月24日发布了新品Hi-MO1。

  据介绍,Hi-MO1是乐叶光伏凭借自身实力和母公司隆基股份的长晶技术支持,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为客户额外贡献价值的一款低衰减高效率单晶组件。Hi-MO1的初始光衰(LID)比普通的单晶组件降低50%以上,即LID不超过1.5%,好的情况下可控制在1%以内,而组件全面积转换效率高达18.35%,60型功率达到300W。

  Hi-MO1的诞生,意味着单晶组件作为高端产品的性能再度提升,一贯坚持“越高效、越经济”产业发展理念的乐叶光伏,在高端组件平价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一大步。乐叶光伏执行董事钟宝申指出:回顾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历史,单晶电池转换效率从1954年的4.5%提升到今天的20%以上,1985年,单晶电池的售价是10美元/瓦;31年后的今天,售价只有原来的3%左右。产品高效化,产业化规模发展,真正促进了光伏走向普及。

  与其他晶硅技术不同的是,单晶具有完美的晶格排列,其金属杂质含量极低,具有发电性能的天然优势。欧洲、日本、美国、中国,最早的光伏电站几乎都是单晶,单晶电站经受住了30多年的历史考验,有的电站年均衰减只有千分之四左右。另一方面,P型单晶由于硼氧复合体的原因,头2-3个月出现光致衰减现象,在之后的9-10个月内逐渐恢复,尽管单晶的首年及长期发电量与同类晶硅相比具备优势,但初始光衰现象并没有让单晶发电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乐叶光伏组织大量研发资源研究如何降低组件初始衰减,其母公司隆基股份在此方向上也投入巨大,例如在单晶控氧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经过持续的技术攻坚,乐叶光伏终于找到了降低初始光衰的途径,最重要的是,找到了提升组件功率与降低初始光衰的完美结合点,这就是Hi-MO1诞生的根源所在。

  乐叶光伏副总经理陈红介绍说,与多晶组件、常规单晶组件相比,它的衰减曲线更平滑,25年功率稳定值更高。在组件功率方面,Hi-MO1相对多晶组件和常规单晶组件保持遥遥领先态势。目前乐叶光伏中试线已经产出300W规格的Hi-MO1产品,量产规格为290W,到2017年上半年即可实现300W规格量产。

  上世纪80年代,低成本多晶铸锭技术的崛起奠定了如今多晶市场的基础,主要原因是单晶长晶成本高昂。然而在过去5年,单晶与多晶的成本差距不断缩小,转换效率优势不断扩大。为此,多晶技术也实现了多重突破,从类单晶到PERC电池到金刚线切片,再到黑硅技术,一切的进步都是为了将转换效率向单晶靠拢。而乐叶光伏坚持使用高品质的单晶硅片,规避了无效技术创新的干扰,在高效率、低衰减方面再次实现飞跃。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史利民在致辞中指出,光伏产业正面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精髓就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光伏最终要走出补贴依赖的困境,要通过市场拉动促进技术水平提升。在过去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光伏产品达到国家“领跑者”要求,市场发展到技术创新、再反过来驱动市场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聚焦2016上海光伏展(SN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