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路线的判断和选择是否正确关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生死存亡。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举全国之力建设起一整套彩色电视的产业链,包括玻壳、荫罩、电子枪、荧光粉、偏转线圈,乃至防爆钢带等配套企业,投巨资建设了咸阳彩色显像管厂。以合资形式建设了北京松下、南京飞利浦等若干家彩色显像管厂,一度成为世界第一的彩色电视机生产大国。但是好景不长,液晶显示屏的出现使我国建立起的完整的彩色电视机生产产业链受到致命打击,破产的破产,转产的转产,风光不再。在彩色液晶显示屏生产方面又落后于韩国、日本。
数码相机的出现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从柯达、日本富士引进的福达、公元彩色胶卷厂,以及我们自己用巨资扶持的保定乐凯彩色胶片厂等投资付之东流。而数码相机技术又落后于国外一个周期。
DVD的出现使我国集中全国之力在大连建设的录像机机芯厂刚建好就面临停产和转产。
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使我国的工业技术生产水平上了一个档次,但是也不乏有些国家把行将淘汰的落后技术装备和产品转移到中国,没有多久就要被淘汰出局。广州汽车厂引进法国标致的汽车就是一个例子,把一个走下坡路的车型拿到中国来,结果巨额亏损。
我为什么又谈这些问题?因为我一直在关注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方向,无疑现在锂电池是电动汽车动力的主流,但是最近有报道称,日本本田开发出了一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续航750公里。今后,电动汽车的方向究竟是混合动力?锂电池纯电动?还是氢燃料电池?确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我对锂电池为动力的纯电动汽车一直持有一些疑虑,锂电池重量大,一辆轿车的电池有六七百公斤,一辆公交车的电池要上吨重。回收废电池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锂仍然属于稀有金属,一旦汽车全部采用锂电池,锂就会成了稀缺资源。锂电池一次充电续航距离短等等,这些都是锂电池的致命弱点。今后电动汽车的动力究竟是用何种电池?确实值得认真关注。日本开发燃料电池车的动向值得我们思考。
(作者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